眉间锁孔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828943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眉间锁孔入路手术的显露范围并测量相关解剖学参数,以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眉间锁孔入路模拟手术并结合局部解剖对12具(24侧)经甲醛溶液固定的成年国人灌注尸头标本进行研究。于眉间行“U”形切口,两端延伸到眶上孔(眶上切迹),观察肌肉组织动脉、静脉与神经间的相互关系,并于鼻额缝上10mm的眉间正中部形成约30mm×25mm大小的骨窗,观察其与额窦的关系;剪开硬膜和大脑镰,于手术显微镜下观察颅内各组织结构的显露范围,测量相关解剖学参数,并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颅外大体解剖可见眶上神经、眶上动脉、眶上静脉、滑车上神经、滑车上动脉、滑车上静脉、鼻额缝,额窦等结构;手术显微镜下观察骨窗内的显露范围:分开纵裂和抬起额叶可达前颅底和鞍区,暴露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间隙,可见大脑镰、上矢状窦、胼胝体、前连合、额极、额底、筛板、鸡冠、嗅沟、嗅球、嗅束、蝶骨平台、鞍结节、前床突、后床突、鞍膈、小脑幕、视交叉、视神经、视束、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颞叶内侧、海马旁回、动眼神经、垂体柄、终板和第三脑室等组织结构。测量双侧眶上孔(眶上切迹)之间距离为(45.92±5.86)mm;双滑车上切迹之间距离为(33.14±4.23)mm;鼻额缝至双内眦连线距离为(16.25±1.52)mm;骨窗中心点至视交叉前缘中点距离为(64.30±3.20)mm;至鞍结节中心距离为(57.38±2.72)mm;至鞍膈中心距离为(67.04±2.89)mm;至终板中点距离为(66.18±3.79)mm;至前交通动脉距离为(60.64±4.61)mm;至左侧视神经入颅处的距离为(57.78±2.25)mm;至右侧视神经入颅处的距离为(57.64±1.46)mm;至左侧前床突的距离为(63.34±2.82)mm;至右侧前床突的距离为(62.36±3.69)mm;至左侧后床突的距离为(66.63±3.44)mm;至右侧后床突的距离为(66.95±2.28)mm;至左侧三分叉的距离为(68.02±3.43)mm;至右侧三分叉的距离为(66.24±3.71)mm。结论:眉间锁孔入路手术可较好的显露前颅底及鞍区中线附近的解剖结构。适用于前颅底中线部位的肿瘤,如嗅沟脑膜瘤、蝶骨平台脑膜瘤;适用于鞍上区中线部位的肿瘤以及鞍内向鞍上生长的肿瘤;可用于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与传统的经额纵裂入路可以达到相同的暴露效果。眉间锁孔入路具有切口小、骨窗小、额叶损伤少、嗅觉易保留等优点,但也存在并发感染、脑脊液漏的风险,且不适用于脑肿胀病人。
其他文献
背景:众所周知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大量的研究已证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和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筛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信息传播技术的蓬勃发展,催生了网络教学模式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网络教学的实现依赖于网络技术、多媒体传输技术和信息交互等关键技术的有效运用,因此,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公共事业社会化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事业单位的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公益类事业单位向第三部门转化是我国公共事业发展方向之一。其转化的实质是在
平战结合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以平战结合工作和经济发展为基本原理,并紧密结人民防空建设实际。着重从理论和实践上较为详细、全面的阐述了如何在新形势下有效加强和推
<正>数据中心作为信息处理的核心载体,已成为企业提供IT服务的重要平台。工商银行早在80年代就开始了数据中心建设,90年代末又在国内同业首开数据大集中先河,引领我国金融行
昭和二年(1925)七月二十四日凌晨,芥川龙之介在家中自杀,留下遗稿《齿轮》、《一个傻瓜的一生》、《暗中问答》和《十支针》。《齿轮》是遗稿中唯一一篇纯粹的小说。同时也是
11093例动态心电图受检查者中,2141例发现有快速型心律失常,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为室上性心律失常。室上性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年龄构成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49%由>70岁的老年人所
<正>供应链融资是供应链金融服务中最核心的业务。与传统信贷业务的审批决策相比,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审批决策需要更加丰富的指标信息,如融资客户基本情况、经营管理情况及财务
近年来,设计和合成多酸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当前一个成功的策略是以多金属氧酸盐为构筑块与有机配体构筑新型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本文基于分子设计
综述了瓶罐玻璃生产制备过程中的关键工艺性能的测量表征方法和适用的仪器设备。涉及的关键工艺性能主要包括熔解特性、熔体特性和温黏特性等。熔解特性的分析包括原料成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