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韻》《廣韻》比較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se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韻》詔修於景祐元年(1034),距《廣韻》頒行僅26年。北宋初期韻書的詔修往往與科舉考試緊密聯繫在一起,《集韻》的刊修就缘起於判卷中文字、音韻等問題的爭議。《集韻》内容賅博,極富研究價值。就《集韻》的語音研究而言,一方面可以就某特點與《廣韻》比較,做專題性研究;另一方面也可以全面比較《集韻》、《廣韻》的異同,總結《集韻》對《廣韻》的繼承與發展。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比勘現有各版本的異同,利用計算機建立《集韻》、《廣韻》數據庫,全面地比較了二書小韻、反切及字音,深入研究了其異同。第一章主要考察了《集韻》的成書過程與其功用;介紹了《集韻》的版本、流布和我們的校勘工作;說明了我們設計、建立《集韻》、《廣韻》數據庫,以及增補字符庫與編寫查詢輸入系統的情況;通過《集韻》與《廣韻》内容及體例的比較,揭示了《集韻》在编著中必有所據、務求全面、體例規整、精準簡潔等四個方面的要求。第二、三章全面詳細地比較了《集韻》、《廣韻》的小韻及反切,於《集韻》對小韻的增、删、併、改、轉等情況作了通盤的歸納分析,並通過考察音切的來源與性質,討論了二書音類的異同。據本文統計,二書有3703個同韻對映的小韻,再加上111個通用韻間的轉移小韻,共占《廣韻》小韻總數(3875個)98.4%。《集韻》新增672個小韻,其中有423個屬填補《廣韻》音系中的音節空格。《集韻》又删併了《廣韻》61個小韻,其原因有《廣韻》重出小韻不合理及時音的影響等。《集韻》切上字有改唇、舌音類隔切為音和切的條例,也有濁音清化後的混切;切下字又有以通用韻或鄰韻字作切的情況。《集韻》編著者有意合併開合分立的通用韻(即真諄、寒桓、痕魂、歌戈、殷文等韻系),而在合併過程中又考慮到206韻的框架,沒有貫徹到底。第四章全面詳細地比較了《集韻》、《廣韻》的字音、字形,分析了二書實際收字、收音的異同,並了解了二書收字、收音的傾向,如《集韻》賅博中的重點在哪里,《集韻》對《廣韻》有哪些修訂與發展,還有哪些缺失,等等。同時还考察了增、刪字音對音節配合關係及音系結構的影響。《集韻》較《廣韻》而言,增收了11218個字形,其中又有9948個屬單音字,這些字形對小韻及音系層面影響較小,主要只擴充了小韻内收字的規模。小韻的新增主要是因增收《廣韻》已有字形的異讀而造成的,小韻的刪併又主要是因《集韻》不收《廣韻》中某字某音而引起的。通過以上的研究,我們完全可以說《集韻》仍是在《切韻》音系的框架之内,《集韻》也可以作為《切韻》系韻書中重要的一員,只不過其純度可能比不上《廣韻》而已,當然這也並不是說《集韻》就完全等同於《廣韻》。《集韻》所收字音有不同的來源,這些增收的字音有的被收於《廣韻》原有小韻中,有的卻使得小韻有增加。而大部分新增小韻又是利用《廣韻》音系中的音節空格來表現其獨立的身份,也有少量小韻是因《集韻》編著者刻意所為而獨立於《廣韻》音系結構之外。本文遗就如何繼續深化《集韻》字音比較研究及異讀研究做了討論。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重度子痫前期产妇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疗效观察,为保障母婴健康、降低围生期死亡率提供指导.方法:选择80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
目的:观察分析瑞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共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作为主要麻醉药
漢語史語料學研究是漢語史本體研究的重要基石。正史類語料面廣量大,對漢語史研究十分重要。《史記》是正史中的第一部,其語料價值研究是開發正史類語料的有益嘗試。司馬遷所撰
目的比较中药保留灌肠组配合心理护理与单纯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对“络瘀”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心理护理组(A
目的观察痛痹1号联合针刺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给予痛痹1号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进行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并总结相关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选取剖宫产术后产妇80例,将其中42例行静脉自控镇痛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其余38例产妇
北部吴语是吴语中分布面积最广的一支,由于受到北方官话的持续影响,通常都认为北部吴语不再保留早期吴语的面貌。常熟方言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曾经的长江天险造成常熟与外界
中风病为中国四大难证之首,因其起病急骤,变化迅速,症见多端,与“风性善行而数变”相类似,故古代医家取类比象称之为“中风”,因起病突然,又称“卒中”。其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
目的:比较传统方法和经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效果,以供临床借鉴。方法:选择118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行传统手术,观察组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微创等离子手术切除扁桃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接受微创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的观察组和按照常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