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第二位,随着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宫颈浸润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经大幅度下降,但是年轻患者病例数却在增加。
研究表明血管生成是肿瘤发生与进展的关键,它涉及到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等各个环节。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是一种评价盆腔器官血流灌注状态的方法,可定量计算和分析感兴趣区内的彩色亮度及灰阶值,是一种新的、客观的、定量的研究方法。本研究利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定量分析的方法,检测Ⅰb-Ⅱa期宫颈癌组织、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及正常宫颈组织内血流的相关参数值,比较三者之间血管参数的差异;并研究Ⅰb-Ⅱa期宫颈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血管参数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及其与术后辅助治疗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2009年12月至2011年3月,选取该院以手术治疗为初治疗的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50名及CIN患者30名。对照组为同期在该院妇科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30例。对照组术前妇科检查宫颈光滑且液基细胞学法测试均为阴性结果。全部病例术前1~3天内接受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宫颈癌的患者按照FIGO的标准进行临床分期。所使用的超声仪器为GE Voluson730 Expert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阴道容积探头的频率为5-9MHz。
首先在灰阶模式下对宫颈部位进行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对有病变者仔细观察肿物特征,确定感兴趣区。然后切换至彩色能量多普勒模式观察血流特征,之后进行三维重建,使用VOCAL软件中的三维能量多普勒直方图进行分析,得到下列参数:Ⅵ,FI,VFI。收集宫颈癌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详细记录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临床病理参数及术后治疗情况。所有数据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各项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若数据呈正态分布,两组数据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数据比较,进一步分析其是否符合方差齐性,是则采用方差分析,否则采用非参数检验。使用相关和回归分析,预测最佳值由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取。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结果:
1、Ⅰb-Ⅱa期宫颈癌组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血流信号明显高于CIN组和对照组超声血流信号。
2、Ⅰb-Ⅱa期宫颈癌组Ⅵ、VFI两项血管参数值明显高于CIN组和对照组的血管参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IN组Ⅵ、VFI2项血管参数值亦高于对照组相应血管参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血管参数FI测值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Ⅰb-Ⅱa期宫颈癌组Ⅵ值与临床病理参数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血流信号丰富的患者及血流不丰富的患者但Ⅵ>3.97,术后接受辅助治疗的相对危险度(OR)是12.5,95%CI:2.92-53.48。
结论: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定量分析参数Ⅵ值与其血流特征可作为预测Ⅰb-Ⅱa期宫颈癌术后应用辅助治疗的重要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