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书谱》英译本比较的书法术语英译研究——社会符号学视角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ingak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书法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中国已流传了几千年。随着近年孔子学院项目在全世界的发展,中国书法日益受到欢迎。练习和研究中国书法的人数持续增多。在跨文化交流中,正确理解中国书法术语是理解中国书法概念的基础。然而,中国书法术语的英译现状不太理想。一直以来,学界对中国书法术语英译的系统研究较为缺乏,尤其是在中国书法典籍英译的过程中。多数研究只是对一些译文中错误的英译名提出修改意见或方法,而没有对书法术语英译做出深层次的理论探讨。术语是表征特定领域核心概念的语言符号。有些术语在语言形式和概念意义上都有着非常复杂的文化特殊性。中国书法术语也是文化负载术语,表征着中国书法的核心概念并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从社会符号学角度来看,书法术语是有着多层社会文化意义的社会符号。将书法术语英译的过程中,译者首先要正确解读这些多层次的意义,然后合理地传达这些意义。本研究试图探寻书法术语丰富的概念意义并尝试找寻可行的英译策略。本研究以《书谱》的两个英译本作为数据来源,针对中国书法术语的英译问题展开了对比分析。唐朝孙过庭的书学名作《书谱》是探讨书法理论的经典之一,本文作者提取其中的核心书法术语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两个译本中相应的书法英译名,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讨论。本研究在社会符号学的理论框架下,对比分析《书谱》两个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译本中的书法术语译名,对其英译进行描写和评价。本论文主要研究以下问题:(1)《书谱》中的书法术语有哪些社会符号学意义?(2)两个译本中的书法术语译名有没有实现书法术语社会符号意义的跨语传递?合理性如何?(3)书法术语英译可以采取哪些翻译策略?为了开展研究,本文将数据分为三类:书体术语;笔划技巧术语;审美性术语,并对每类术语进行了对比分析和定性研究。本研究主要发现:(1)书体术语的指称意义与言内意义比较突出,笔划技巧术语的语用意义比较突出,审美性术语的指称意义比较突出。(2)张充和、傅汉思在书体术语和笔划技巧术语的翻译中比较好地传达了社会符号意义,孙大雨在审美性术语的翻译中比较好地传达了社会符号意义。(3)书体术语的翻译可采用音译、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笔划技巧术语的翻译可采用直译或者意译方法,审美性术语可采用创译方法。本研究以社会符号学意义观为理论基点探讨中国书法术语的英译,对中国艺术类术语英译实践与理论探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明清易代之际既是我国社会历史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华夏学术思想嬗变的一个枢纽。清代的《诗经》学是《诗经》研究史上的鼎盛时期,清初的《诗经》研究明遗民有开创之功。本文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本论题的选题意义及相关研究现状。第一章《“明遗民”身份建构及其<诗经>学》,主要介绍本文所论明遗民的身份界定依据、明遗民《诗经》学著述的保存和流传概况。“遗民”概念的界定历来众说纷纭,一是因为“遗民”的词
学位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种族共存的国家,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是三大主要族群。马来人是马来西亚的土著,很早就生活在马来地区,他们有着自身的文化和种族特点。而华人和印度人是殖民入侵后来到马来西亚的。三大种族自近代以来都在马来西亚的国土上生活,但三大种族的权利和地位不同。从殖民时代开始,马来人就享有其他种族不具备的特殊权益,即马来人特权。马来人特权肇始于西方殖民者的殖民统治时期,发展于独立进程与建国初期,最终为
学位
曲牌是曲的基本单位,数量众多的曲牌,长久以来一直被“约定俗成”地分为“南曲牌”和“北曲牌”。不但曲谱有“南曲谱”和“北曲谱”,戏剧作品中也广泛地在曲牌前标注“南”、“北”,可以看出,曲牌有南、北之分是学术界普遍流行的观点。但是实际上,数量众多的所谓“南曲牌”和“北曲牌”中,有相当一部分曲牌既属于“南曲牌”又属于“北曲牌”,对于这部分南北曲共用曲牌,学界一般认为其格律也应该是完全不相同的,然而事实并
学位
为拓展食品速冻方式,提出液态空气喷雾速冻鲜枣片的方法。利用数值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液态空气喷雾速冻罐模型,对鲜枣片速冻过程的速度场、温度场进行模拟,使用域探针及边界探针获取鲜枣片不同时刻的温度变化。对比不同液态空气喷入速度(0.02,0.04,0.06,0.08,0.1,0.2 m/s)下的速冻效果,得出鲜枣片达到速冻要求的时间随流速的增大而减少,流速为0.06 m/
期刊
电影剧本《翠芹》讲述了一个关于母爱故事。小学生小山有一天在玩耍时被老师发现背上有被打的痕迹。老师怀疑是其母李红琴所为,随即拨打电话报警。警察依法拘留了李红琴,李红琴因在庭审期间大闹而被判刑入狱。通过背景调查得知,李红琴并非为小山的生母,而是几年前乡下的表妹李翠芹过继给她的。在李红琴服刑的这一段时间内,翠芹必须来到城里充当小山的“临时妈妈”。翠芹的孩子几年前不幸去世了,丈夫又失去了生育能力,小山成了
学位
本文围绕土地保有权,对18世纪英格兰西北部坎伯兰地区的农业经济转型作了一个较为系统的讨论。本文的最大特点是将宏大的英格兰近代农业转型问题放到了一个有限而具体的空间环境内去考察,从而得出更生动丰富的认识。文章分为绪论、三章主体内容及结语。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问题的缘起,随后主要是为正文的论述作准备工作,包括对英国农业史及农业革命、土地产权、地区农业研究等方面的学术史作了简单的回顾,对本文里十分重要的“
学位
如皋地处江淮官话与吴语的交界地区,方言过渡特征明显,叠置现象丰富,颇具研究价值。本文考察如皋方言的重叠和附加、句式以及语法变调等现象,与周边方言比较,从语言接触、历史层次等角度探讨语法特征的成因。全文共五章。第一章,绪论。介绍如皋地理历史概况、方言概况,综述方言研究现状,简述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和发音人情况。第二章,如皋方言的重叠和附加。分析如皋方言重叠构词构形的表现形式,认为如皋方言卷舌韵尾的“儿
学位
光绪四年(1878年),清廷委派黄楙材等一行人从四川出发前往印度,此行目的在于考察西南边界以及印度的地理形势,为以后的政治决策提供资料依据。光绪六年(1880年),黄楙材考察归来之后。将自己沿途见闻编写成册上奏给清廷,但却没有得到清廷的重视。与之相反的是,根据这次考察资料编写而成的《得一斋杂著》一书却在此后一版再版,频繁出现在晚清士人的阅读书目之中,影响深远,成为晚清时期重要的“新学”书籍。然而目
学位
2022年以来,预制菜成为实体食品行业竞相投入的产业之一,市场规模呈复合性增长。为优化预制菜工艺,本文研究预制菜关键工艺环节——速冻工艺,对液氮速冻工艺在生产应用中的优缺点进行探讨。经对盆菜试投产分析,液氮速冻工艺在产品质量、工艺流程优化、生产产能提升等方面有较大的正向影响,可在未来更多高附加值预制菜生产中应用液氮工艺。
期刊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社会学科,实务性与操作性是它的本质属性。社会工作实习在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专业的社会工作实习有利于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养成,专业技能的提升和服务品质的提高。本文主要采用半结构式的访谈法,对J高校2015级50名社会工作硕士学生进行访谈,在文献回顾与评述的基础上,分别从实习教育、实习机构、实习督导、实习经费、实习伦理五个方面对社会工作硕士实习现状的一般特针进行归纳总结。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