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型地区由于长期的资源依赖,逐渐形成了市场化程度低、政府干预较强的相对封闭的发展方式。与非资源型地区相比,资源型地区区域开放性普遍较低。那么开放性较低是否是制约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区域开放对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有何影响呢?本文主要就这个问题展开研究。 首先,本文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制度与经济两方面对区域开放性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制度开放从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和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两个方面来衡量,经济开放从区际开放和国际开放两个方面来衡量。其次,本文以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开放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机制,探究了开放性对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机理。本文利用山西、内蒙等12个资源型省份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 结果表明:制度开放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显著地正向影响。其中,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主要通过促进区域技术进步来推动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主要通过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经济开放对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其中,区际开放对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为负,但却可通过促进经济发展来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国际开放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国际开放通过影响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来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据此,本文提出在制度开放方面资源型区域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强资源型区域法律制度环境等方面的建设、完善要素市场体系、促进非国有经济发展。经济开放方面要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外资利用水平,同时注重引技引资引智并重,国际开放与区际开放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