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镁基非晶合金具有高的比强度、优异的耐腐蚀性能,作为一类轻质高强度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研究制备具有强玻璃形成能力的块体镁基非晶合金,特别是在常规条件下采用工业纯度原材料连续制备块体非晶合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非晶合金结构、热力学及动力学条件方面,探讨了非晶合金的短程有序、长程无序的结构特点和非晶合金的结构模型对非晶形成的影响,探讨了合金化效应、原子间相互作用、尺度效应以及位形熵对非晶形成的影响,探讨了抑制形核和晶体生长的办法;同时讨论了表征非晶形成能力的判据。使用真空中频感应熔炼炉,对Mg-Cu-Y母合金进行气体保护熔炼,制取Mg65Cu25Y10合金,通过荧光光谱分析和金相观察,考察中间合金、保温时间以及浇铸模具对合金成分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间合金对于合金成分均匀性有决定的性的影响,保温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合金元素分布均匀,浇铸模具影响合金在凝固过程中的偏析程度,保护气体可以有效抑制镁合金的燃烧,对合金成分均匀性的影响较小。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ARC模拟非晶合金Mg65Cu25Y10连续凝固过程的温度场和流场。讨论了拉铸速度、铸型温度、冷却距离等工艺参数对温度场和流场的影响,得出了制备Mg65Cu25Y10非晶合金的最优工艺参数。在拉铸速度为0.010m/s,铸型温度为1100K,冷却距离为40mm冷却剂为水的情况下流量为31/h的情况下,估算冷却速度可达到100k/s,可以较为高效稳定的连续铸造出直径为10mm的非晶棒材。从理论上证明了非晶合金的连续铸造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