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培养细粒棘球绦虫EgM9基因表达分析研究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sc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粒棘球蚴病在我国高发流行,犬作为传播的核心传染源,缺乏有效的接种疫苗,关键原因在于缺乏明确功能的疫苗靶基因。我们通过差异显示法和基因组学研究细粒棘球绦虫不同发育阶段的虫体,发现EgM9基因是细粒棘球绦虫成虫成熟阶段的特异基因,尤其在体表和睾丸中高表达。用EgM9原核表达抗原接种犬后虫体数量明显减少且抑制虫体发育,提示EgM9可能是虫体发育尤其是睾丸发育的关键基因,影响精子的产生。目前在Gen Bank中还没有发现与编码EgM9蛋白的相似序列,有关EgM9蛋白的功能以及成熟虫体虫卵的基因表达目前研究也不是十分清楚。EG_09888基因在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减数分裂受精卵的形成过程中高表达,所以本研究通过建立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向成虫方向发育体外模型,形态学鉴定体外不同时期虫体的发育状况并采集体外培养不同时期的虫体,可以为EgM9基因干预影响虫体发育提供不同阶段的材料。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 time-quantitative PCR,RT-q PCR)确定不同发育时期虫体中EgM9及EG_09888基因的表达情况,为探索EgM9基因在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发育中的功能提供试验依据,也为未来开发研制有效的抗细粒棘球绦虫犬用疫苗提供技术支撑。(1)本研究以三组不同品质营养血清(第1组:20%胎牛血清;第2组:前15 d 20%新生牛血清+后10 d 20%胎牛血清;第3组:20%新生牛血清)对体外培养25 d内不同发育时间(3 d、10 d、17 d、25 d)虫体成活率进行计数。以第2组血清培养液,设3组筛选刺激原头蚴外翻成分(第1组:纯水刺激+0.02%牛磺胆酸盐;第2组:0.02%牛磺胆酸盐;第3组:0.2%胰蛋白酶+0.02%牛磺胆酸盐)在体外培养32 d内不同发育时间(0 d、7 d、15 d、22 d、32 d)统计虫体的外翻率。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2%胰蛋白酶和0.02%牛磺胆酸盐前15 d 20%新生牛血清,以后20%胎牛血清的完全培养基原头蚴的外翻率和成活率最好,进而建立起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向成虫方向发育的体外培养模型。显微镜下观察虫体在第20 d有分节现象,产生第一个节片;此后第30 d、40 d幼节逐渐增长;直至第50 d产生成节。(2)本研究以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向成虫方向发育不同时期虫体作为材料,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观察形态学、提取RNA、反转录成c DNA,通过普通PCR对目的片段进行扩增,以β-Actin作为内参基因,用RT-qPCR定量检测不同时期虫体EgM9基因及EG_09888基因的表达水平。试验结果表明:以体外培养第0 d虫体表达量作为基准,用2-ΔΔCt法计算结果,EgM9及EG_09888基因在体外培养第50 d虫体的表达量最高且无显著差异(P>0.05),与其他不同培养天数虫体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3)本研究使用RNA干扰技术(RNA interference,RNAi),根据EgM9基因设计并合成了3对si RNA分子,探索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向成虫方向体外发育过程中不同阶段虫体电转效率及沉默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无脓肿包囊的原头蚴电转效率更高,在体外培养第3 d、15 d、30 d的虫体其电转效率均可达90%~95%,虽电转条件及效率成立,虫体表型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但RT-q PCR未发现EgM9基因有沉默效果。本研究建立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向成虫方向发育的体外培养模型,这易于研究在体外培养不同时期虫体的生长发育及基因的表达和干预,从而为细粒棘球绦虫免疫学、生物发育学、特异性发育的功能基因学以及疫苗研制提供基础,同时也为细粒棘球绦虫基因干预技术提供一定试验平台。
其他文献
<正> “《金匮要略》者,汉张仲景所著,为医方之祖,而治杂病之宗也.其方约而多验,其文简而难通.唐宋以来,注释缺如.明兴之后,始有起而论之者.迄于今,乃不下数十家,莫不精求深讨,用以发蒙而解惑.然而性高明者,泛骛远引,以曲逞其说,而其失则为浮;守矩矱者,寻行数墨,而畏尽其辞,而其失则为隘.是隘与浮者,虽所趣不同,而其失则一也.”(《金匮要略心典·序》)这段话,是尤在泾说的,说得有体会.“其方约而多
期刊
汉江流域总面积15.9万平方公里,流域跨越湖北、陕西等五个省市,是朱鹮等珍稀物种的重要栖息地,也是南水北调、引汉济渭的水源地之一,为不同地区之间资源要素流通整合以及区域人口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流域内湿地对生态平衡的维持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作用下,流域内湿地已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如湿地面积的减少、结构破坏、功能退化甚至丧失等。阐明流域内湿
学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n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是世界上耐药最严重、最难治愈的病原体之一,传统抗菌药物已不能很好地解决该耐药菌引起的疾病,从天然药物中寻找有效的抗菌物质是为研发新型抗菌药物提供重要方向。本文在实验室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从几种中药单体中筛选出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与盐酸头孢噻呋(
学位
目的:蒽环类药物是临床抗实体肿瘤及白血病应用最广泛的一线化疗药物,但其引起的心脏毒副作用乃至心力衰竭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灯盏花素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研究致力于探讨灯盏花素对蒽环类药物诱导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通路。方法:体内实验:48只C57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阿霉素组、高/中/低剂量灯盏花素组、右雷佐生组。取各组小鼠血浆采用UHPLC-Q-TO
学位
柴油发动机具有动力强、燃油经济性好、可靠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发电机组等领域。然而,柴油发动机的主要污染排放物是氮氧化物和颗粒物,会严重危害环境和人的身体健康。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和对燃油经济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Variable Geometry Turbocharger,VGT)和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技术被应用于柴
学位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重点关注的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中央“一号文件”从2004年到2023年已经连续20年都是以“三农”工作为主题,可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始终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该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作为研究背景,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产业融合的问题与具体表现,并从助推土地流转政策的顺利落地、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融合经营主体的综合能
期刊
通过碳减排控制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减缓气候变化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十四五”期间,我国城市既有住区改造进入提质增速阶段。既有住区改造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碳减排和提升居住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符合国计民生。在此背景下,建立住区改造的综合环境评价方法,对住区改造的碳排放影响和环境品质提升效果展开综合评估,并基于碳减排和居住品质提升提出改造措施优选清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学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碳排放是影响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物流业是产生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推算结果,交通运输部门在2030年产生的碳排放将占到总量的41%。因此,研究物流业的碳排放问题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关于物流业对碳排放问题的研究比较少,既有研究多集中于物流业碳排放的测算及驱动因素
学位
甜瓜是我国、我区的优势农产品,团队前期研究发现:部分瓜田土壤存在重金属砷、镉污染的潜在风险(风险尚处可控水平),甜瓜果实不同部位中砷、镉的富集水平有所差异。化学形态和亚细胞结构是影响重金属迁移及富集分布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综合化学形态逐级提取法、亚细胞组分分离、体外消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技术方法,开展了甜瓜果实不同部位中砷、镉化学形态、亚细胞结构及分布的研究与解析,进行了甜瓜果实不同部位中砷
学位
风干羊肉是经选料、腌制、风干等加工过程而制作的,营养价值高、方便携带、贮藏时间长等原因受消费者喜爱。本研究采用鲜羊肉作为试验材料,试验组分别添加0.05%、0.10%、0.15%、0.20%的葡萄籽提取物和石榴皮提取物,对照组不采取处理并在相应条件下进行风干和贮藏试验,通过检测风干羊肉p H值、色差、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挥发性盐基氮(TVB-N)、水分含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