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粮铜源及其水平对猪中枢内多巴胺代谢的影响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ruiping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1945年Braude发现饲料中添加高剂量的铜,对生长猪有特殊的促生长作用以来,人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已明确在饲料中添加100-250mg/kg的铜(一般为硫酸铜)对猪生长具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铜产生促生长作用的适宜期是在猪的生长早期(即体重在50kg以下),而在生长后期,其作用逐渐减弱。根据在猪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硫酸铜对生长猪的采食量、酶系统、激素分泌等方面的影响,人们认定:铜的促生长作用是系统性的,这可能与提高采食量、酶活性和生长调控的刺激有关。所以,为了探讨铜的促生长作用的机理,首先必须了解动物的神经内分泌。 人们研究发现,动物的生长受其生长激素轴所调控,其中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是其调控中心,而且研究还发现:铜对它们的分泌都具有促进作用;同时,铜还能对下丘脑促垂体区的激素(如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抑素、Ghrelin等)的释放进行上位调控。 多巴胺(DA)是中枢内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它属于儿茶酚胺。已有实验证实它的活性形式左旋多巴(L-DA)可促进动物生长。铜以含铜酶的形式参与对儿茶酚胺中多巴胺(DA)的代谢的调节,所以研究高铜对生长猪中枢神经系统内多巴胺(DA)代谢的影响,及由此产生在生长轴起着上位调节作用的各激素释放的影响,对于进一步解释铜的促生长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利用生长试验,并结合免疫组化、放射免疫等技术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在生长试验中,选用断乳仔猪“军牧1号”75头,体重在20kg左右,随机分成5组,每组15头(设置5个重复)。试验中,饲喂基础日粮组(为对照组)铜的添加水平为5mg/kg(硫酸铜)。另外4组为试验组-除了饲喂基础日粮外,各组再分别添加125、250mg/kg的硫酸铜或125、250mg/kg的蛋氨酸铜的试验日粮,本研究采用完全随机化设计,为期45天,观测其在日粮铜源的形式及其水平下,猪中脑黑质、下丘脑和纹状体中多巴胺(DA)等神经递质代谢。 结果表明,对于生长猪而言,日粮中添加高剂量铜可显著提高其中脑黑质中多巴胺(DA)的水平,下丘脑中的多巴胺(DA)含量也有显著提高,并且由此还抑制了其下丘脑中生长抑素(SS)的释放,但是纹状体中多巴胺(DA)代谢的变化没有规律性。 在各实验组中,由于添加高铜而显著地提高了中脑黑质中多巴胺(DA)的水平,而且铜源间差异不显著;但是随着铜水平的提高(即日粮铜浓度由125mg/kg提高到250mg/kg时),中脑黑质中多巴胺(DA)含量有下降趋势。中脑黑质中去甲肾上腺素(NA)
其他文献
本文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服务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目标,以土地适宜性评价为核心,将GIS技术和评价方法有机结合,在理论、方法和技术上对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进行了创
铜绿微囊藻是危害最大的蓝藻水华藻类,磷是水体富营养化最为重要的元素。本论文采用实验室小试和小型模拟装置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磷含量的水体体系下,微囊藻生长过程中,藻类增
奶牛乳房炎是主要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奶牛多发性且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一种乳腺疾病。 本研究用CMT诊断液检测了山西省四个地区12个奶牛场,共320头次,1150个乳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休闲活动的兴起,休闲体育也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现象越来越成为政策和学术研究的焦点。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以多维的视角对休闲
青铜觚是商周时期最常见的青铜礼器之一,也是商代酒礼器制度的核心。目前所知最早的铜觚产生于二里冈时期,到殷墟三期发展到鼎盛,殷末周初走向衰亡,西周早期偏晚逐渐消失。本
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有关自恋的理论,可以发现艾米莉·勃朗特在孩童时期经历的心理创伤导致她具有一定的自恋倾向。这一倾向在她唯一的小说《呼啸山庄》中得到了证
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迅速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化,社会结构也随之改变,以往的农民阶级开始脱离土地,变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无产者
死刑是否具有威慑作用以及其究竟具有多大的威慑作用,是几百年来的死刑存废之争中的焦点问题之一。大凡主张废除死刑者,无不以死刑根本不具有威慑效果或者不具有大于终身监禁
日本现行宪法第九条“弃战”条款于1947年5月3日实施,它确立了和平主义基本原则。冷战时期,日本在“自卫”的幌子下,不断扩充军备,军事力量逐步增长。“武器出口三原则”和“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因其病因复杂,难以防制,给奶牛饲养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试验对湖北省宜昌市几个奶牛养殖小区的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及发病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