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通过整个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整个层段来研究渤南洼陷断阶带沙四上亚段二-三砂组的沉积特征。通过对已作出的17口井的测井结合300km~2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井震结合综合分析和研究,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二-三砂组表现为一套湖泊、河流及三角洲沉积等为主的陆相沉积地层。二砂组主要发育有滨浅湖-浅湖-半深湖深湖沉积,常见的沉积微相有滩坝、滩砂、滨浅湖泥等。三砂组主要发育三角洲等沉积体系类型。可见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前三角洲等亚相。常见的微相有辫状河三角洲、席状砂、远砂坝、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等。渤南洼陷三-二砂组为一个水退-水进的过程。沉积时受古构造控制下形成三角洲-湖盆沉积体系,北、东陡而南、西缓的古地貌格局使得当时存在一定的沉积分异,三砂组沉积时期在北东部存在一个湖盆沉积中心,北部和南部为三角洲沉积,西部和以南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沉积。至二砂组时受水进和逐渐填平补齐的影响,逐渐变化为滨浅湖、深湖-半深湖亚相。湖盆中心位于研究区的北东部,呈北西展布,向南东逐渐消失。通过对测井相和地震的特征分析出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时期整体呈一北陡南缓的地势。北陡控制了扇三角洲沉积,而南缓控制了三角洲平原的沉积。整个沙四上亚段的沉积分异自下向上从较明显至趋于一致,其中三砂组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埕南断层-孤西断层带陡坡沉积模式,渤南北湖盆中心半深湖沉积模式,陈家庄凸起北缓坡沉积模式。这种地貌特征基本上也是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沉积的一个分带,沉积相模式明显受控于古构造和古沉积环境。到了二砂组沉积时,湖水在快速水进,而这一时期快速水进过程也使得二砂组沉积时与三砂组沉积有非常大的差异。三砂组沉积粒度较粗,砂地比值较高,表现砂岩沉积厚度较大。但二砂组砂地值比低,基本上以泥质岩为主。多数钻井中夹有膏盐层,甚至部分钻井中有白云质泥岩的存在,都说明当时湖水面积扩大,表现为较浅水咸化湖泊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