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颚斗蟋雌成虫飞行行为多型性的主要能源物质及转录组表达差异比较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fter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对扩散多型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翅多型方面,飞行肌和飞行行为多型的研究极少。长颚斗蟋Velarifictorus aspersus具翅二型现象,前期研究中发现,长翅型雌雄成虫存在可遗传的飞行行为多型现象,因此,本研究检测了不同飞行能力的长翅雌成虫在飞行肌及体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差异,分析其飞行行为多型的代谢基础;对不同飞行能力雌成虫进行转录组测序,为进一步研究其飞行行为多型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主要获得以下结果:(1)羽化后第五天不同飞行能力的长翅雌成虫飞行后的主要飞行能源物质(甘油三酯、蛋白质、糖原、总脂含量)存在显著差异。(2)通过对飞行后长颚斗蟋V.aspersus长短翅雌成虫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95.64Gb Clean Data,各样品均达到6.02 Gb以上。获得46404个转录本,最高长度为44099bp,平均长度为1405.13bp,CG含量为40.57%;对转录本进行聚类和组装分析后共得到36496个Unigenes,最高长度为44099bp,平均长度为1411.02bp,CG含量为41.1%。(3)与NCBI蛋白质数据库、Swiss-Prot蛋白质数据库、KEGG数据库和COG数据库进行比对,能够用已知的生物学功能注释的总共有16584个Unigenes,注释率为45.33%,注释到GO数据库中的51个功能亚类。经Nr数据库比对,进行同源性分析,注释物种匹配到序列最多的是隐穴白蚁Cryptotermes secundus,匹配率为 25.59%。(4)对不同飞行能力的雌成虫转录组分析表明,飞行能力弱的长翅雌成虫与短翅雌成虫间筛选出565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数量为3178条,下调基因数量为2472条;飞行能力弱与强的长翅雌成虫间筛选出87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数量为492条,下调基因数量为381条。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飞行能力弱的长翅雌成虫与短翅雌成虫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的组分这一大类功能上,飞行能力弱与强的长翅雌成虫间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分子功能这一大类功能上。差异表达基因进行KEGGPATHWAY富集分析,飞行能力弱的长翅雌成虫与短翅雌成虫间的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代谢这个大的通路上。飞行能力弱与强的长翅雌成虫间差异表达基因同样也是主要富集在在代谢这个大的通路上。本研究首次对长颚斗蟋V.aspersus雌成虫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为蟋蟀飞行行为多型性的研究提供了分子基础。
其他文献
学位
森林、草原、耕地是响应全球气候变化的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经济、生态经济密切相关。量化不同植被类型下的水分利用效率对当前生态环境局势的响应是预测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关键。然而,在森林、草原和耕地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Ecosystem Water Use Efficiency,EWUE),固有水分利用效率(Inherent Water Use Efficiency,
荒漠化危害全球,严重降低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全局性的生态问题。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age,FVC)可以反映土壤表面植物的生长状况,能够间接揭示区域的荒漠化程度。因此估算荒漠化区域的植被覆盖度是度量区域荒漠化程度的有效手段。目前荒漠化区域的植被覆盖度估算主要通过遥感反演实现,但由于荒漠化地区植被破碎、土壤背景强烈,运用中低尺度的影像时普遍存在混合像元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翅多型现象广泛存在于各类昆虫中,一般认为翅多型昆虫存在飞行与繁殖的生理权衡,对雌虫的研究结果均支持上述观点,但雄虫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翅二型长颚斗蟋Velarifictorus aspersus为材料,通过转录组技术获取微卫星位点序列,并对微卫星位点进行多态性筛选和遗传分析。通过匹配不同翅型雄虫与长翅型或短翅型雌虫交配,记录精包附着时间、产卵量和孵化率。待若虫孵化后,提取亲本子代DNA作为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