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AgZr合金用钎料和钎焊工艺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jxiaofei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换热器高效的热交换功能在能源、动力和气体分离系统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航天、航海、氢能、电子、电力等领域的迅速发展,换热器逐渐向更高换热效率、高强度、高耐蚀与小型化等方向发展。制作换热器所用材料从常用的铝合金和不锈钢逐渐转向高强高导铜合金。CuAgZr合金作为一种高导热、高强度的铜合金被设计制造氢催化燃烧换热器,而换热器的翅片与隔板之间的钎焊连接工艺关系到换热器的连接强度、工作可靠性、换热效率、抗暴性能等关键指标。本文针对CuAgZr合金换热器翅片与隔板钎焊连接的技术问题,设计开发了适用于500-900℃之间钎焊CuAgZr合金的钎焊材料和相应的钎焊工艺,研究了 AgCuZnMn钎料在800-900℃真空钎焊CuAgZr合金的焊接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设计制备了 600-700℃真空钎焊用AgCuGaInSn钎料,研究了相应的钎焊工艺;开展了 SnAgCu(Si)钎料500℃下钎焊-时效一体化工艺探索,研究了钎焊接头的组织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AgCuZnMn钎料在800-900℃钎焊CuAgZr合金时,其钎焊接头由基材、扩散区、界面区和钎料区组成,界面区和钎料区由富Cu相、富Ag相和AgCu共晶组织以及CuZr粗晶相组成。不同的钎焊温度、保温时间和钎缝宽度影响了基材向钎料区的溶解和等温凝固行为,导致了不同的界面区和钎料区的组织形貌、CuZr相晶粒的尺寸以及钎料区Mn元素含量。钎焊温度越高导致CuZr相晶粒尺寸越大,接头的剪切强度越小;钎焊温度越高、钎缝宽度越小,钎料区Mn元素含量越低、焊接接头的剪切强度越小;保温时间对接头的剪切强度影响不大;为保证接头的服役可靠性,CuZr相尺寸应尽可能小,Mn元素含量应尽可能大,因此需采用大钎缝宽度、较低钎焊温度和长时间保温的钎焊工艺对CuAgZr合金进行连接。经工艺优化后,最终采用200μm钎缝宽度、在840℃下保温20 min作为AgCuZnMn钎料钎焊CuAgZr合金最优的工艺,此时焊接接头剪切强度可达259 MPa。(2)采用真空感应熔炼和塑性成型工艺成功制备了含Ga、In、Sn总含量5 wt%-15 wt%的AgCuGaInSn系列钎料带材,该系列钎料主要由固溶了 Ga的富Cu相和固溶了In的富Ag相组成。随着Ga、In、Sn元素总含量的提升,钎料塑性下降、加工难度增加。根据加工性能和DSC测试结果,确定液相点为675℃的Ag61.2Cu23.8Ga3In10.5Sn1.5(wt%)钎料作为AgCuGaInSn系列钎料钎焊CuAgZr合金的优选钎料。通过研究该钎料在不同钎缝宽度和不同钎焊温度下钎焊CuAgZr合金接头的组织、剪切性能和断口形貌发现:接头主要由富Ag相和富Cu相组成,其中富Ag相中存在针状富Cu相,而较大钎缝宽度的接头中间部位则会出现含Sn化合物;温度和钎缝宽度通过影响基材Cu的溶解量来改变接头的剪切性能,接头的剪切强度随钎焊温度或钎缝宽度的增加而增大;将接头的剪切性能和端口形貌与AgCuZnMn钎料的钎焊接头进行比较,发现AgCuGaInSn钎焊的接头具有相当的剪切强度,而塑韧性更好。此外AgCuGaInSn钎料具有更低的蒸汽压和钎焊温度,这使得AgCuGaInSn钎料更适用于真空钎焊CuAgZr合金。(3)通过设计 SnAgCu(Si)钎料成分、优化焊接钎缝宽度,最终采用(39.8-39.062)Sn-43.2Ag-16.8Cu-(0.20-0.938)Si 钎料和 7-10 μm 钎缝宽度,成功实现了 CuAgZr合金的有效连接,接头组织为富Cu相和富Ag相两相固溶体,接头的剪切强度达200 MPa以上),且具有较好的塑韧性(微孔聚集型断裂)。
其他文献
空气压缩机目前应用非常广泛,而缸体是空气压缩机的关键零件,铝合金由于质量轻、比强度高、易于加工成型已经全面取代了铸铁成为制造缸体的原料;然而使用过程中暴露出很多缺陷与不足,铝合金由于表面硬度低、耐磨性能较差急需改善。通过表面处理的方法可以改善铝合金的表面性能,拓宽铝合金的应用范围。本文以缸体用6061铝合金为基体材料,对其进行微弧氧化处理,研究了溶液成分和正负电流密度对微弧氧化陶瓷层表面粗糙度、微
TA2-Q345复合板同时具备了钛的耐腐蚀性和钢的高强度,所以TA2-Q345复合板在压力容器中的用量逐年增加。压力容器都是在高温、高压甚至腐蚀性介质的环境中工作,但在制造过程中所产生的焊接残余应力会直接影响压力容器在高温、高压以及腐蚀性介质中的工作寿命。因此本文基于热弹塑性理论,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研究TA2-Q345复合板在不同焊接工艺下焊接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获得TA2-Q345复合板
3D打印钛合金内流道零件已经越来越凸显出设计制造和结构性能方面的优势,但内流道表面抛光问题依然严峻。化学抛光装置简单,效率高成本低,但抛光后金属表面易产生腐蚀且不能显著改善粗糙度。微磨料浆体射流抛光是一种潜在的复杂内流道抛光方法,物理磨抛力量强,但国际国内较少有系统的研究和科学报道。本文首先对化学和微磨料浆体射流抛光进行独立研究,揭示两种抛光方式的优缺点,结合两种方法各自的特点创新提出针对3D打印
高硅铝合金具有轻质高强、高耐磨、高导热及低热膨胀系数等优异性能,与铝合金缸体和活塞的相容性好,查阅文献资料有喷射沉积技术制备高硅铝合金缸套的相关报导,但由于其工艺流程非常复杂,且生产效率低下,制备成本较高。基于高硅铝合金作为表面耐磨层的开发,本文采用内孔超音速等离子喷涂高硅铝涂层对缸体内壁实现耐磨强化,以替代缸套的作用,实现发动机的轻量化。本文首先对内孔超音速等离子喷涂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探索总气
钨及其合金具有熔点高、密度大、高温强度好、弹性模量高、热膨胀系数小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军事、核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被誉为工业的“牙齿”。然而,在某些实际应用中,钨及其合金的性能或寿命受到表面硬度低、耐磨性差限制,在表面制备硬质防护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工作利用间隙原子渗碳法在钨表面制备了 WC硬质层。选择高碳钢作为提供间隙碳原子的碳源,间隙碳原子扩散到钨基体中,形成碳化物硬质层。针对W
微弧氧化过程中等离子体放电对金属基体应力的影响是降低金属基体疲劳性能的本质原因,但等离子体放电的累积能量和最大弧光微区能量是由电源负载特性控制的。基于此,本文研究了不同电源负载特性下陶瓷层生长时弧光放电的累积热效应及最大弧光微区能量,采用升降法研究对应试样的疲劳性能,结合微弧氧化处理后镁基体平均残余拉应力值的改变及分布状态,探讨了不同电源负载特性下等离子体放电对镁合金微弧氧化试样疲劳性能的作用机制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机动车数量的持续上升、技术进步和机器的不断更新,工业上对发动机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发动机关键零部件轴瓦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者一直致力于轴瓦材料的改性和新型轴瓦材料的研究,来解决轴瓦性能和发动机高速、高载荷发展之间的矛盾。本文对Cu基轴瓦上热浸镀Pb-Sn合金工艺及其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研究,为实现热浸镀在轴瓦材料上的应用具有积极作用。首先在Cu基体上热浸镀Pb
本文采用垂直提拉连续铸造技术制备出高球墨数(400个/mm2)且尺度、分布均匀的超细密球墨铸铁,采用等温淬火热处理及碳配分热处理调控其基体显微组织,通过不同热处理工艺参数对超细密球墨铸铁基体组织中α/γ相尺度、含量及其碳浓度分布进行调控,并探究了组织结构参数与力学性能的相关性规律及其摩擦磨损行为。主要结论如下:超细密球墨铸铁经等温淬火热处理后,其显微组织主要由球状石墨、α相以及γ相构成,并且其结构
NiAl合金由于具有低密度(5.9g/cm3)、高熔点(1638℃)、高热导率(76W/m.K)和优异的抗氧化性能等优点,有望成为新一代理想的结构材料,但是其强度低以及室温脆性限制了其应用。目前改善其强度和脆性的方法多是对NiAl合金进行合金化形成NiAl基共晶合金,例如 NiAl-34Cr、NiAl-9Mo、NiAl-28Cr-6Mo、NiAl-39V、NiAl-1.5W 等合金,但很难同时获得
与传统合金不同,高熵合金包含5种或者5种以上含量在5%到35%之间的组元。由于其具有高混合熵效应、晶格畸变效应、迟滞扩散效应、“鸡尾酒”效应使其具有很多优异性能从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具有FCC结构的高熵合金室温强度较低,影响其室温及高温下的应用。本文针对细晶粒尺寸(90%冷轧+900℃/0.5h再结晶)和粗晶粒尺寸(90%冷轧+1100℃/0.5h再结晶)的(CoCrFeNi)94Ti2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