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社会老龄化和失能人群的增加为城市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工业化背景下产生的平均化产品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社会各类人群对多样化服务的追求。作为提供环境服务的城市户外公共空间,也应当具备令所有人都感到方便和舒适的特质。创造具有包容性的场所不只意味着物理空间的方便,更多是依赖于提供实时的信息、清晰的标识、良好的灯光、强烈的视觉反差和便捷的网站、软件和纸质出版物。支持这种环境建设的包容性设计理念是一种试图容纳最广泛人群的设计,它为一个问题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使具有不同需求的人群能更加容易的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为促进我国包容性环境建设的发展,提高户外公共空间的舒适性和可达性,开展了包容性环境建设情况调查。选取昆明市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主干道、商业步行街、政府机构办事处和公共服务机构为调查对象,总结无障碍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同时,进行线上问卷调查,了解残障者使用户外空间和无障碍设施遇到的困难(包括物理空间中的障碍和大众观念上的偏见)。基于以上结果,在我国社会和政策大背景下分析造成环境不包容的原因,提出改进策略和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社会大众普遍对残障人士持有不同程度的偏见,主要原因是媒体、文学作品等对残障角色固有负面形象的展现。(2)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主要问题在于,未形成系统有效的法制保障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3)包容性设计不仅为老年人、儿童和残障人士服务,其产品和服务也同样惠及社会大众,它应当作为常态化的设计方法被各领域的设计师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