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血乳酸水平在判断新生儿败血症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01例败血症新生儿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入院时乳酸、24小时血乳酸、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生化指标,并计算早期乳酸清除率;根据入院时乳酸水平及不同结局对早产儿、足月儿进行分组,并进行临床资料的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新生儿败血症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比较其对新生儿败血症预后的价值,并确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乳酸水平在判断新生儿败血症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01例败血症新生儿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入院时乳酸、24小时血乳酸、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生化指标,并计算早期乳酸清除率;根据入院时乳酸水平及不同结局对早产儿、足月儿进行分组,并进行临床资料的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新生儿败血症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比较其对新生儿败血症预后的价值,并确定临界值。结果:足月儿乳酸重度升高组病死率(21.7%)较轻度升高(2.5%)、乳酸正常组(0%)明显升高(P<0.05),预后不良组入院时乳酸水平(6.5±5.1mmol/L)较预后良好组(3.6±1.7mmol/L)明显升高(P<0.05),预后不良组24小时乳酸清除率(-0.43±2.04)明显减低(P<0.05);存在微循环障碍、CRP、入院乳酸水平为影响新生儿败血症预后的显著危险因素,入院时血乳酸水平测定较CRP水平对判新生儿败血症预后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当入院乳酸达6.15mmol/L时,可以判断败血症新生儿预后不良的可能性较大。结论:早期乳酸水平可作为判断新生儿败血症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生化指标,入院监测血乳酸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东西方传统文化和法治思想的比较,阐述了西方国家所推崇的法治未必是中国的最佳和唯一选择,我国拥有着自己独有的民情土壤,应当运用法治这一有效的管理方式去被动
目的:观察促红素治疗不同程度微炎症状态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方法:选择存在微炎症状态及贫血的MHD 226例,根据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为高水平组(10~15mg/L)
目的探讨β 5t、p63和CD20在胸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34例胸腺瘤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β 5t、p63和CD20在胸腺瘤中的表达并复习相关
背景:胃癌是外科常见疾病,而糖尿病是内科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两者的学科交叉可能性较大,然而许多临床工作者并未充分认识两者的内在关系,往往单纯从本专业角度制定治疗方案,而
目的:基于第7版AJCC指南将淋巴结转移个数作为N分期标准,不以淋巴结转移区域数为准,因此通过了解胸段食管鳞癌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探讨隆突下淋巴结
本文结合现代产权理论,从博弈论的角度对我国产权改革中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行为进行了分析,从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的均衡点出发研究公司产权分配问题,为设计出一套对委托人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24小时持续滴注联合希罗达方案二线和三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住院转移性结直肠癌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
目的研究术前体位性训练对手术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我科接收的100例骨质疏松并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双盲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由主
投资项目后评价是基于反馈控制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而形成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是项目投资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在项目运营了一段时间后,通过后评价将项目的决策过程、实施
目的 评估病理性近视黄斑劈患者白内障单纯行超声乳化手术的疗效。方法 病理性近视黄斑劈裂合并白内障26例(31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前及术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