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人缺位情况下债权人利益的程序保护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u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继承法主要侧重于对继承的保护,而忽视了对被继承人债务清偿方面的关注,2018年,《民法典(草案)》继承编公布以来,在实体法上为遗产继承中无人继承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情况做出了规定,设立了遗产管理人制度,但是此种设置下的遗产管理人由于是国家机关法人或者是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所以是否具备诉讼担当尚有争议。且如何具体的实施遗产管理人制度,相关条文并没有进行细化,造成司法实务中乱象丛生,同类案件出现不同判决,有违司法裁判尺度的统一。不但成为困扰一线法官的难题,也让当事人对司法这一纠纷解决方式产生不信任。统一司法裁判的关键,在于对请求权基础的把握,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具体的规则实施程序。无人继承、继承人放弃继承等案件逐步出现在司法实践过程中,此种情况下,如何保障被继承人之债权人的利益是司法中面临的一大问题。第一,在继承人放弃继承导致无人继承的情况下,简单的适用认定财产无主程序将遗产收归国家或集体所有有待商榷。第二,在诉讼过程中,继承人突然放弃继承,导致两造对抗的庭审结构崩塌,进而以何种方式继续进行也值得探讨,实务操作中各个法院的处理方式也各不相同,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1)认定放弃继承行为无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6条之规定;(2)驳回债权人诉讼请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3)要求继承人为被告,但不承担责任,目的在于维持两造对立的当事人构造。(4)裁定驳回起诉,主要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以当事人不明确裁定驳回起诉。因此,本文以这一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在比较法视野下的考察借鉴,尝试在理论上为被继承人遗产债务清偿的解决提供思路,在实践上,借鉴法学理论,力求达成共识。本文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继承人缺位的界定及司法实践数据分析。因本文主要倾向于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因此对于继承人缺位的涵射范围并没有局限于无人继承、全部继承人放弃继承,而是增加了部分继承人放弃继承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公众法律意识的增强,对于已决案件具有一定了解,其行为一定程度上会规避相应的裁判标准,因此笔者适当扩大研究范围,分析司法数据,找出审理被继承人遗产清偿纠纷在司法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第二部分在程序法层面分析我国继承人缺位问题难以解决的成因,本部分依托第一部分暴露出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总结继承人缺位情况下继承人、遗产管理人的诉讼地位,再结合目前我国在此问题上的程序立法现状,对我国目前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第三部分为比较法视野下无人继承制度的观察,通过观察我国港澳台地区及德国、日本两个大陆法系国家针对继承人缺位问题的不同规定,以及相关配套法律的设置,对我国继承人缺位制度的构建具有重要启示。第四部分为我国我国继承人缺位的程序完善,主要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在借鉴第三部分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相关规定所提出的立法理论上的建议;其二是在相关法律尚未出台之前,司法实务部门对于此类案件的可行性路径建议。通过理论实务两方面来保障债权人的利益。
其他文献
学位
鸳塘话源自兴宁龙田苑塘地区,主要在龙田苑塘地区的罗姓各房宗族内流传。通过人类学调查,并结合地方志、民族志方面的材料,笔者考察了鸳塘话的形成、发展历程和性质,及其宗族的一系列变迁。通过对在苑塘及其附近地区的人对鸳塘话的看法、认知等方面内容的研究,来分析鸳塘话对宗族认同所起到的作用;并试图探讨鸳塘话到底是如何发明和宗族小学对鸳塘话在宗族内部的普及和对下一代有关鸳塘话的教育、继承等的作用。
乡村振兴背景下,张掖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效,但依然存在农村产业结构单一、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衔接不畅、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老龄化严重等突出问题。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对张掖市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对策,力求推进张掖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基于现行标准规范,梳理影响中小学教室光环境、光生物安全等关键问题,为提高视觉健康舒适度,提出面向中小学教室健康光环境的照明设计指标建议。
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文化思想内涵非常丰富。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整个社会氛围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岭南文化在该地区学校教育中已经逐渐淡化,这就造成学生在本土文化意识方面非常淡薄。学校在这个时代中起到一个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是传承文化的主阵地,所以,对于岭南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其中应该起到的作用,尤其在中小学教学中一定要有效渗透岭南文化,打造出当地教育
为了解决泡沫混凝土轻质隔墙板易开裂、强度低的问题,以水泥、粉煤灰、硫铝酸盐水泥、石膏、硅灰为胶凝材料,掺加减水剂、保水剂、玻璃纤维、发泡剂等外加剂制备了泡沫混凝土。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陶粒掺量、搅拌时间、养护方式对陶粒泡沫混凝土料浆表观密度、抗压强度、抗开裂性能的影响,并对采用陶粒泡沫混凝土制备的轻质隔墙板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陶粒掺量为180 kg/m3、搅拌时间为30~45 s时,料浆的
化学史在课堂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但采用的多是西方化学史,鲜有中国化学史。如何在化学课堂中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人文素养?针对这一问题,以人教版新教材必修第二册“硫”的教学为例,开启中国硫磺文化的探索之旅。展开清晰的时间线,梳理各朝代对硫的认识与应用,贯以中国科技兴衰史,在互动、探究、体验中发展学生的科学观念,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英国女作家乔治·艾略特极其关注女性的生存状况。其笔下的女性一般都是遵从家庭传统的,"天使般的"形象。与之相反,亨利·詹姆斯笔下的女性是具有鲜明特征的美国女性形象,她们独立自由,追求自己想要的目标,即使在不同国家的文化矛盾下也能充满自信,勇往直前。本文以乔治·艾略特的《弗洛斯河上的磨坊》和亨利·詹姆斯的《一位女士的画像》为例,在文学伦理学的视角下分析其笔下的女性所做出的不同伦理选择以及作品塑造的不同
<正>在平乐县委工作的朋友陶彩忠先生用"土话"朗诵了一首童谣。可听了半天,笔者也没能听懂半句。陶先生笑了,给笔者翻译过来,呵呵,原来是"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陶先生说的话,"去"声用得最多,话很硬很冲,像是山东大汉在吆喝,声音传的老远。他声音的特点,是声母有鼻冠音,发音时"气流从鼻腔吸入"。语音温婉不足,可刚劲有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