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9亿农民,乡村文化振兴对于我国整体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深刻地影响了我国整体文化现代化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时关系到国家民主的根本性问题,仍要作为重中之重。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完成,农村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乡村经济有了较大的促进。然而乡村文化振兴并没有紧跟经济进展步伐,出现了较大的乡村文化建设断层。乡村文化思想认识不足,造成了基础设施与基础思想的落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学习中强调了乡村文化振兴在我国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并着重分析“三农问题”在我国的特殊性,并据此进行了未来“三农”问题发展策略。基于此本文追溯历史,通过阅读查找大量的文献资料,第一,对我国乡村文化进行纵向剖析,了解回顾农耕时期的文化,农耕文化作为乡村文化的起源和开端,为作者进行乡村文化的探究起到引领作用。第二,阐述了建国后我国乡村文化的发展情况,并从建国初、改革开放、十九大后几个重要时间节点进行剖析,详细了解我国乡村文化的发展脉络,其中建国初主要阐述扫盲、知青上山下乡对乡村文化的重要促进作用,这两个运动改变了建国初乡村文化积贫积弱的现实,让我们的祖辈、曾祖辈在那个年代受到文化的洗礼。第三,接着阐述了改革开放时期恢复高考、九年义务教育对乡村文化的推动作用,这两次改革改变了适龄儿童、青年的人生,让我们的父辈及后代能够接受更高的文化教育。第四,阐述了十九大以来乡村文化的发展情况,并以身边熟悉的乡村为例了解当下乡村文化的现状。第五,通过回顾了解历史,并结合当下熟悉的乡村文化情况,对乡村文化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当下乡村文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乡村文化人才缺失、乡风文明氛围较差、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缓慢、乡村文化管理不完善、农民职业化教育被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乡村文化要重传承与保护,要将基础设施物尽其用,要加大对乡村文化资金倾斜,让乡村文化物质有保障;乡村文化要重沟通,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资源、人才资源,举办“乡友会”等来增强乡村文化反哺功能;乡村文化还要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加大宣传教育;乡村文化还要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加强乡村文化基层管理,同时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化被动为主动,让农民后继有人,让乡村文化成为助力乡村的助推剂,让乡村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