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交往中的文化认同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ai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交往中的文化认同——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当代意义”的命题,是在以资本运动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进而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提出和实现的。本文以经济全球化为基本视角,主体间性为基本原则,马克思交往学说为理论基础,审视了全球化过程中的交往行为。在对马克思交往理论体系进行认真、详细的分析之后,认为我们以前对马克思交往理论所进行的二元划分并不能全面反映现阶段经济全球化时期的交往形式与过程(二元划分结构认为马克思交往理论体系就是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以及建立在男女关系之上的两性交往),因此,我进行了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当代解读,认为马克思交往理论在全球化时期表现为四大组成部分:经济交往、政治交往、文化交往和社会交往。其中,经济交往是马克思交往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政治交往和文化交往对经济交往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社会交往——人的价值的实现与人的最终解放——是一切交往的最终目的,从而突显了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当代意义。本文在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分析了经济交往过程中的文化全球化以及文化交往,阐释了文化交往的过程中,不同的文化由始初的相互冲突、对立、差异到相互理解、接受、直至达到认同的发展过程,论述了文化认同与文化趋同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叙述了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时期人们的文化认同的心路,以及文化认同中的种种文化现象,详细地梳理了文化认同的历史演变,阐述了文化民族主义的文化认同、强势文化认同以及全盘西化的文化认同学说,比较客观地评价了西方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现实作用,同时也比较客观地分析了全球化时期由于解构主义兴起而出现的几个关于文化认同的其他声音,提醒人们要从本国实际出发,认清自己民族文化的历史优势与不足,既不要自恋,也不要自卑。在经过对文化认同的历史分析以及各种文化认同现象的分析后,阐释了人民大众在全球化时期的由对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发展到对民族国家文化认同与对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并重的文化之路,从而论证了恩格斯的那句名言:“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人类)迈向自由的一步。”本文在论述过程中,从哲学的高度,着重分析了经济交往中民族文化的消解与张力,分析了经济全球化时期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世界优秀文化认同的必要性,分析了全球化时期我们如何去认同,并实事求是地承认全球化时期文化认同所存在的困难,同时,我们也乐观地分析了实现全球化时期经济交往中文化认同的各种有利条件,从而为经济交往乃至最终社会交往的顺利实现创造了良好的前提。
其他文献
学位
目的研究黄芩素(Baicale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早期、成熟生物膜(biofilm,BF)的抑制作用。方法以编号为17546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实验菌株,构建体外BF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
庚子之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又遇阴雨洪涝灾害。不寻常的年景让人心情低落,但保康县马桥镇安家湾村支部书记向兴和的脸上却露出甜甜的笑容。原来,他看着眼前200多亩药材基地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