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当前的文化系统中,大众文化是与主流文化、专业文化并行的文化形态之一,它自新文化运动初次启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萌芽,至七八十年代发展壮大,迅速成为我国受众面最广的,接受人数最多的文化形态。时至今日,这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在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已然成为一种流行文化进入千家万户,深入百姓内心。研究和把握大众文化的深层本质,分析大众文化的积极和消极因素,树立大众文化的正确观念,使之发挥最大社会功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成为当今文化界高度关注的课题。众所周知,大众文化一词并非我国独创,而是舶来之物,本文第二章从西方大众文化的产生、发展和繁荣讲起,系统的分析了大众文化产生的原因及途径,并引借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理论,点出了大众文化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从而为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研究做了充足的准备和铺垫。从第二章第三部分开始进入中国大众文化的讨论与研究,对于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现实进行了一定的梳理与分析,并提出中国大众文化的应然状态——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社会主义大众文化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吸收传统意义上的大众文化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文化形态,它是对传统意义上大众文化的扬弃,是一种理论的提升它以文化的社会功效的最大发挥为前提,致力于社会性与市场性的统一,它以娱乐性、艺术性和价值性为主要特征,以现代大众传媒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塑造并加以支撑的文化生产形式和文化传播形式为依托,其中,大众是大众文化的受众,是其认识者和实践者,是大众文化的主体,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的根本目的是使人得到真正的解放,实现全面自由发展。然而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一种先进理论的指导,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学术文化推动力量,极大地促进了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它以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最终的目标,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必将极大促进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的提升。这种指导作用表现为四个方面,其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主义大众文化正确价值观的思想保证: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精华与糟粕的判断标准;其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主义大众文化艺术创造力的动力之源;其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成为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科学的思想内核通过大众文化的方式传播给人民大众,成为大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