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的组织结构分析及其文化重构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nie_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在中学内部组织结构现状评说述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中学组织结构的利弊得失,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重构的方案及发展趋势,然后在此前提下进一步研究与学校组织结构密不可分的学校文化建设问题,分析学校文化建设的现状,探索学校文化建设的真谛。最后从组织结构的重建和学校文化的重构引出学校制度的重构。具体说来,本研究力图从以下七个方面表达作者的观点。一、通过对组织、组织结构、学校组织的有关理论的梳理,和对组织社会学理论发展历程的回顾,提出了“中国的现代学校组织是一个模仿的过程”的观点,明确指出学校组织结构的盲目模仿和继承必然导致学校个性的缺失,直接关系到学校生命发展的周期,因此,学校在重构组织结构时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和本校的实际,提出和展现自己学校组织结构的个性化特点;论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对学校组织的挑战,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宏观层面以及知识经济、网络技术、学习型社会、新课程改革等中观层面分析了面临挑战的严峻性。二、从组织结构理论出发,论述了学校组织发展的历程和校长角色的时代变换;详细分析了现代学校的基本层级结构,根据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学校组织总是相似的”论点,强调要重新审视韦伯的科层理论在中学组织结构中的功能和作用,主张学校行政组织管理重心的下移和学校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减少管理的中间环节,实行分散型领导、协作型领导和参与型领导,将权力分散到组织的各个管理层次,把原来的“隶属关系”变成“伙伴关系”;在此基础上本论文提出了学校组织重构的价值取向,认为学校不同于一般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企业重在效率或绩效,用数量指标进行评估;但学校的基本功能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学校文化的积淀决定了学校的品质和教育品牌,学校文化决定了学校的生命周期;可学校存在于现实中,社会的价值评判往往制约着学校发展的基础,包括资源,所以学校发展也离不开绩效,学校的绩效直接体现在学生的学业成就上。因此,本论文认为学校是文化与绩效双重取向的一个范例。三、学校组织结构与一般社会组织结构既有共性又有差异,中学的组织结构既是一种异质结构即在整个中学组织中,存在着泾渭分明的两个基本群体——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他们在学校中互为异质成员;同时又是一种多权威结构。在我国常见的学校组织结构模式有四种,即直线型学校组织、职能型学校组织、直线一职能型学校组织和事业部型学校组织。影响中学组织结构设计因素包括外部变量、内部变量和中间变量,要根据各种变量进行学校组织结构的动态选择。四、在中学组织结构重构过程中出现了学校兼并和教育资源的迁移问题。从首先,教育产业化是学校兼并和教育资源迁移的成因。教育产业的理念大致出现在1980年代中期,理论界关于教育产业化问题到目前为止还争论不休,反对者从教育的公益性出发,在价值层面质疑产业化、市场化的主张,支持者强调教育所具有的产业性质,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教育是一项朝阳产业。本文在承认事实上存在的教育产业化的前提下深入剖析其导致的各种后果如学校兼并和教育资源迁移;其次,本文分析了学校兼并与收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提出要“用经营理念促使教育资源嬗变,推动教育与经济在互动中发展”的观点,努力创建一个“政府创造环境、校长创造品牌、教师创造质量、学生创造文化”的新型机制,让教育在市场洗礼中获得发展;最后,本文认为,学校的兼并与收购是一把双刃剑,即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变质和异化,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设想。五、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未来中学组织的特征,如网络化的结构特征、以人为本的人文特征、学习型的发展特征等,提出了学校管理者在设计学校组织结构时必须考虑的多方面因素,并认为重构中学组织结构的核心是强化学校的效能,关键是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归宿是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六、通过对文化、组织文化、学校文化现有的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努力探究学校文化的真谛,认为学校文化像一条感情和社会习俗的“地下河”,流注于学校的每一个角落,牵引着人们各项工作和理念自觉地朝着一个潜在的目标行进。学校文化虽难量化表达,却可以被感知,虽少标语口号,却有浓郁书香。强调学校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张扬与内敛、厚重与广博的有机整合。并强调了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文化评价的重要性。论文认为学校评价具有双重取向即高显示度(升学率)与高成长性(文化品牌)的观点,这于前面提出的学校组织重构的外部取向(效率)和内部取向(文化)的结论遥相呼应。七、本文认为,学校因其文化的不同而不同,在学校行使职能时,文化强调的是社会动力学的各个不同的方面,一所学校的文化构造中同时织入了具有松散和紧密特征的织线,它在某些方面是可渗透的,而在另一些方面则又是不可穿透的;探讨了学校制度重构的政策工具的运用即教育发展的两大政策杠杆——市场与奖惩;同时认为利用政策工具进行学校制度重构必须遵循三大原则——指标的透明性、公共选择的市场机制、基于奖惩的问责制。并提出了学校制度重构的具体的政策工具。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改良胆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4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改良胆肠Roux-en-Y吻
“神与物游”是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重要观念。本文追溯“神思”的起源,阐述“神与物游”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因“神与物游”激活的灵感。并以文学作品为例,从神思
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是一部临床实用价值很高的古典医籍,1700余年来长存不衰,倍受推崇。可惜书成之后,几经兵燹,原书无可复睹,致使后世注家蜂起,流派分庭,各抒己
基于1996—2017年数据,以OECD脱钩理论对中国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分析,结合C-D生产函数建立了回归分析模型,运用ADF检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进行实证研究。研
高新技术在武器装备中的广泛应用,一方面极大地改善了装备的性能,使装备功能越来越先进;另一方面显著地增加了装备的技术和结构复杂性,对装备的测试、诊断与维修提出严峻的挑
外语教学改革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外语教学改革主要基于两个立足点:一是我国外语教学的客观实际,二是国外外语教学的有益经验。我国非常重视外语教学,学生学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一轮基础教育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随着英语教
民办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容易出现“两张皮”的现象。本研究从民办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现状出发,结合民办高校自身情况和新时代国家对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要求,分析了当前
1 印尼大地震  2006年5月27日,印尼中爪哇省日惹市附近发生里氏六点二级地震.地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