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是构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从“单位制”向“社区制”的跃迁为基层党组织、基层政府、社区居委会乃至社区社会组织的行动遗留了广阔的社会空间。基层党组织凭借其纵向的组织体系实现了对基层社会的有效覆盖,基层政府与社区居委会在“减负赋权”改革中培育了大量的社区社会组织,唤醒了社区居民的公共理性。在社区实践中,党组织体系、行政组织体系与自治组织体系相互交织的景象使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之间彼此分离的状态发生根本性转变,无法将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相分离。十八届三中全会在顶层设计层面规划了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十九大报告对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都推动了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的深度融合。立足于深化社区体制改革的背景,南京市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的开放式建设与社区的社会化改革,将纵向的组织体系与横向的社会关系进行有效整合。在南京社区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共建共治”的行动策略,以“双向互动”做到同时同向发力,打通两个相对独立的治理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的社区发展道路。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共建共治”的实现源于共同的内在属性、共同的价值追求与基层协商治理平台,并在社会资源整合、公共服务供给以及公共参与等方面发力。目前治理空间的不平衡、行政控制取向的遗留、公共理性的缺位、治理技术主义的俘获等束缚了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共建共治”。为优化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共建共治”的路径,需要从制度创新、权力互动、系统生成、价值回归等方面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