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作用下软岩隧道锚承载力试验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j12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隧道式锚碇作为目前跨江悬索大桥的重要锚碇结构之一,其作用是将主缆锚碇于桥头岸边的岩石或土层中,其稳定性直接影响着悬索桥后期运营和安全使用。桥岸库水位上升,不仅影响库岸边坡的稳定性,也对边坡中隧道式锚碇承载力及变形产生影响。评估桥岸库水位上升对隧道式锚碇安全性影响,确保其正常运营,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本课题依托几江长江大桥隧道式锚碇工程,隧道式锚碇构建于软岩岩体之中。水对软岩具有显著软化作用,为了合理评价隧道式锚碇在正常使用和长期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文以几江长江大桥隧道式锚碇为研究对象,采用模型试验、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水对隧道锚抗拔承载力及稳定性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极限平衡理论分别推导了两类典型隧道式锚碇破坏模式(模式一为锚碇沿着锚碇体表面拔出破坏和模式二为锚碇带动周围一定范围岩体破坏)对应的承载力理论计算公式。模式一,计算几江长江大桥隧道锚锚碇体理论极限承载力为7.58×105kN,抗滑稳定安全系数7.01;模式二,计算天然状态模型锚理论极限拉拔承载力为2333kN与试验最大承载力2400kN相近。2开展两组1:30隧道锚模型试验(泡水状态和天然状态),研究模型锚泡水前、后锚碇及围岩体在拉拔荷载下的变形状态、极限承载能力及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泡水状态模型锚地表测点位移和钻孔中的测点位移总体大于天然状态模型锚,水对模型锚变形软化效应明显。天然状态模型锚极限拉拔承载力2400kN,泡水状态极限拉拔承载力1872kN,模型锚被水浸泡后,拉拔承载能力下降幅度为22%。两组模型锚破坏模式相似,均为倒楔形破坏。3在两组1:30模型试验锚成果基础上,采用ABAQUS模拟两组模型锚加载受力全过程,并结合均匀设计方法对模型锚锚区围岩基本力学参数进行反演,获得接近现场两组模型锚试验的围岩力学参数。根据反演的参数,利用ABAQUS对天然状态和泡水状态模型锚进行正向数值计算,并将两组模型锚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试验锚结果进行对比,数值计算和试验结果比较接近,说明此种数值分析方法是可行的。4利用ABAQUS软件研究锚区边坡水位变化对隧道锚承载力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正常水位到最高洪水水位,由于水对锚碇区岩体的软化作用,隧道锚承载力逐渐降低。在正常水位、小南海成库后水位和最高洪水水位三种工况下,隧道锚承载力别为10P(P为单锚碇设计荷载,P=108MN)、9.24P和8.17P。在1P作用下,从正常水位到最高洪水位,隧道锚锚碇后端围岩、锚碇拱顶上部等部位出现小范围塑性区,但没有形成塑性区贯通,说明隧道锚围岩整体处于弹性工作状态。水位上升增大隧道锚位移和应力,但不影响隧道锚整体稳定性。
其他文献
风化岩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各地风化层厚度不一,青岛地区风化岩埋藏较浅,完整性较好,稳定性较高,压缩性低,承载力高,因此常作为桩基础的持力层。以往研究重点集中在各种特殊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例逐年提高,目前已经逐步成为几个制约经济继续高速增长的瓶颈之一。伴随着国家政策对基础建设
学位
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结构以飞快的速度建设着。而在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发生了数次较大的地震灾害,如何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一直是工程界的一道永恒的难
自1995年以来,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高速增加国防经费投入,这其中有相当比例的经费投入到各军兵种的营房设施、训练基地和战地工程建设中来,这些工
学位
本文以广西贵港郁江大桥桥域水下暗礁钻爆为依托,先简要介绍了水下爆破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通过对爆破产生的破坏原因分析得出对桥梁产生最大危害的为爆破地震波。接着确定了
对于采用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国内外研究学者已经取得丰硕成果,采用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欧美国家已经制定出很多关于拔出法检测技术的相关规程
本文主要把QR法和Pushover法相结合,研究平面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结构抗震分析的Pushover-QR法。利用Pushover法把地震作用的动力时程问题转化为静力弹塑性问题来分析,把QR法引入P
对两片按照不同网架直径和构造加强形式的足尺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的加载试验,主要探讨ZW墙板中两片混凝土板与钢筋网架工作的协调一致性,研究了试件的受力全过程和破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建筑业得到迅速发展,我国进入大规模基础建设时期,同时对既有建筑的鉴定、维修和加固改造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采用外贴纤维增强材料进
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通常伴随着水资源的短缺和水环境的破坏,加之不透水面的增加改变了区域水循环,加大了城市雨水排放系统的负荷,城市“缺水”与“多水”的问题日益严重。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