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液化试验方法及液化土体特征研究

来源 :国际地震动态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baochangjing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液化问题是土动力学和岩土地震工程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强震下饱和砂土易发生液化并可能加重震害,机械和波浪荷载下土体也存在液化问题。研究液化及相关工程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一直是工程抗震领域的前沿方向。震害调查和室内试验是目前认识和研究液化问题的重要手段和主要手段。现场监测也是直接研究地震中液化问题的一种手段。在研究液化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极大推动了对液化问题的认识,大量成果已经付诸工程实践。但上述手段存在着不足:震害调查要受限于大震发生的频率,也无法得到液化发展的过程;室内试验,难以全面复现真实场地的砂土液化过程;由于地震短临预报的不成熟性和强震的罕遇性,使得现场监测的效果大打折扣,迄今取到的研究成果极其有限。随着液化问题研究的深入,现场条件下直接开展试验成为一条新途径。这种方法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了解土体液化的响应规律。在此研究需求背景下,人工源震动下现场液化试验得到了发展,用于补充上述认识手段的不足,以便更好地掌握实际场地中土体液化响应规律和液化土体的特征。目前以此开展的研究,总体成果有限,国内更是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力发展。本文从现场液化试验这一新的手段和角度研究液化问题,通过发展和完善现场液化试验方法,研究现场条件下液化土体的孔压发展与加速度、应变的响应规律以及液化土体的特征,以期与已有试验手段得到的认识相互比对,相互验证,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液化规律,发展液化分析方法。主要成果和工作包括:(1)研究了现场液化试验方法中人工震源、试验数据获取、液化土体特征量、试验组织与实现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发展完善了现场液化试验方法,设计了两种形式的现场液化试验,通过与以往液化试验和国际上已有同类试验相比,验证了试验的可靠性。(2)以现场液化试验手段,研究了液化对地表运动的影响,以求从一个新的角度得到地表运动与液化关联性的认识,得到了其液化水平与地表加速度的关系以及液化对地表运动的影响规律。(3)研究了水平场地孔压增长模式,寻找实际场地和室内试验孔压增长模式的区别和联系,以加速度、埋深、砂土类型等为基本指标构建了孔压增量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和其它同类现场试验验证了该孔压模型的可靠性。(4)以现场液化试验为基础,研究了场地条件下饱和砂土的孔压发展与剪应变的关系,提出了液化发展过程中孔压发展与剪应变关系的定量表达式。
其他文献
万华岩位于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是我国开发较早的旅游洞穴。万华岩洞穴内具有类型丰富的岩溶景观,但与南方岩溶区内研究较为全面的洞穴而言,万华岩洞穴成因方面的研究较少。
区域证券市场的发展程度与区域经济增长呈现紧密相关、互促共进的关系,本文以对我国证券市场区域差异的实证性研究为核心,探讨中部地区如何利用资本市场促进区域经济的崛起。
人生,其实就是由大大小小的烦恼串成的珠子,乐观的人是微笑着数完这串珠子的。  长长的一生,我们总觉得苦多乐少。古人说,人生有四大快事,那就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霖。那么,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的快乐了吗?  不!人生,其实还有许许多多的快乐,且听我细细道来:  从来不会收拾课桌,总是乱堆成山的学生。忽有一日,课桌上的东西竟摆放得整整齐齐,座位上也干干净净。为师我见了,不亦乐
文章论述了建筑中水的研究背景及其经济、环保意义,建筑中水的水源及水质,建筑中水工程的处理工艺流程,建筑中水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等。
在滇东晚二叠世最主要的含煤地层—宣威组的下段(P3x1)发育了多层由碱性火山灰蚀变的黏土岩,这些黏土岩层中高度富集Nb、Ta、Zr、Hf、REY(镧系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和钇yt
深入分析和总结了片段检索方法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视频片段的表达、片段的相似性度量、相似片段的自动分割和相似片段的排序,介绍目前已有的片段检索方法及其各自的优缺点,提出
本文以讨论舞蹈作品道具的选用原则及其实际运用,明确了舞蹈道具在背景环境塑造、主题渲染、人物形象凝练、情感的表达四方面的重要意义。
<正>在过去的50年中,中国的金融部门出现了急剧的增长。这一急剧增长表现在金融业增加值占比的显著提高上。1952年,中国的金融部门占GDP的1.72%。改革开放后的1979年,中国的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进行,其在欠发达地区的机构和业务收缩明显,如何将金融机构自身的改革和地方经济发展有效结合,工商银行安康市分行以中小企业融资作为业务突破口,细分市场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