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技术将同信息技术一样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开创一个新纪元,生物技术产业也即将成为新世纪的重要产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在为各国经济发展带来契机和挑战的同时也对各国知识产权立法带来新的考验。作为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转基因技术,其产物转基因生物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在过去及未来一段时间都将一直是学界及实务界争议的焦点。在确定了对转基因微生物予以专利保护,对转基因植物以植物新品种权保护之后,又掀起了对转基因植物予以专利保护的热议。在转基因植物的专利保护还未取得统一意见时,对转基因动物的专利保护的讨论正悄然兴起。在我国,对转基因动物的知识产权保护几乎一片空白,这显然是知识产权法的失职,是对转基因动物制成者的不公,相对于植物与微生物,也是对动物的“不公”。此种背景下,本文将对动物转基因技术背景、发展现状及其在农牧业、医药业的应用前景进行介绍,对转基因动物予以知识产权保护的正当性、急迫性进行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对转基因动物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保护范围和保护力度进行探索分析,以期丰富我国转基因动物专利保护理论,并对我国相关立法提供启发性。本文具体结构如下:第一部分,对转基因技术及转基因动物等相关技术概念进行梳理,并介绍了转基因动物的研究及应用现状,以期读者了解本文讨论的科技背景,同时介绍了对转基因动物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紧迫性。第二部分,对美国、欧盟和加拿大三个代表性国家和地区对转基因动物专利立法态度形成过程进行介绍分析,以展示目前世界对转基因动物进行方法专利、个体专利、品种专利保护的三种代表性态度;第三部分,以各国态度为基础介绍转基因动物专利引发的学界对专利客体范围及公序良俗原则的深入探讨,并着重阐述笔者的看法;第四部分,在前文分析得出转基因动物理论上具备可专利性的基础上,对转基因动物专利保护范围进行深入分析。着重阐述动物作为专利客体的复杂性,及动物个体和动物品种作为专利保护对象应把握的尺度和应注意的问题。第五部分,对中国相关立法现状、技术发展及产业化能力及如果开放转基因动物专利将面临的问题等情况进行介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我国的立法建议:随着生物技术水平与生物产业化水平的提高逐步放开对转基因动物个体及转基因动物品种的专利保护,并在立法中注意合理划定动物品种范围、建立转基因动物专利分类机制、增加特殊审批步骤和保护措施、与遗传资源保护相结合四个方面的问题。其中,第三、四、五部分为文章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