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构无线网络融合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wudipaop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全球主要运营商移动数据业务均出现了爆炸性增长,全球移动数据流量过去两年增长了280%。现有的宏蜂窝技术已无法承载如此巨大的流量。为了避免网络拥塞,给用户提供服务质量保障,研究人员提出,通过把部分业务数据分流到小小区,利用异构网络减轻宏蜂窝的负担。然而,随着小小区密度增大,小区之间的干扰也逐渐增强,成为制约系统性能的瓶颈。同时,异构无线网络融合的协议目前仍在讨论之中,目前还没有针对异构无线网络无缝融合方案形成标准。  针对异构无线网络之间的负载分配和干扰避免问题,本文在宏小区、femtocell(家庭基站)和Wi-Fi重叠覆盖的场景下,对小小区密度、CRE(小区范围扩展)偏置参数与速率覆盖的关系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最佳网络配置参数,提高了用户吞吐量,有效解决的异构网络负载分配和干扰避免的问题,最大程度的保障了用户的服务质量。  为了在保持良好的兼容性的基础上,实现异构无线网络之间的无缝融合,本文首先从系统架构和协议栈架构的角度,对现有架构进行分析,并指出其不足;然后,设计了创新型异构无线融合协议栈架构,与现有架构相比,本文提出的创新型架构不仅能支持异构网络无缝融合和并发传输,而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扩展性;再次,本文在该架构的基础上,研究了异构无线网络融合后的并发传输,采用优化的资源分配策略,实现了异构网络间的负载均衡和用户端的高速无线接入,并采用跨层ARQ方法保障了服务质量;最后,本文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搭建了实物验证平台,对上述理论成果一一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均为可行,相对于传统的单模接入方案,本文提出的并发传输方案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了吞吐量的线性叠加。
其他文献
短波天波通信依靠电离层反射来实现信号的远距离传播,可以用相对简单的设备实现远距离乃至全球范围的通信,在广播、抢险救灾和军事通信等领域得到广泛地应用。近年来,随着各种用
近年来,国内外互联网业高速发展,互联网终端从最初的计算机扩展到了如今的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上来。智能电视就是互联网走入生活浪潮下的产物。它通过搭载Android系统,让丰富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目的是为了感知物理世界,为不同的应用提供感知数据。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无线传感器网络也成为了数据时代的一项重要应用。例如,目前国际上在建的用于地
随着电视广播数字化的发展,数字电视产业也正在形成。这一新兴产业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各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已分别制定出由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过渡的方案和产业目标。数
多视角视频拼接,就是将多路摄像头采集的不同视角视频,通过实时拼接融合与视频间的同步处理,还原完整的全景视频。这样只需要用普通的非广角的摄像头就可以实现大角度或者是360
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两个亟待解决的难点:一方面,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领域的能耗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无线通信的能耗是
软件定义网络(SDN)是一个创新性的网络架构,它从底层设备中分隔出了网络控制功能。跟随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应用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处理需求,利用SDN帮助企业建立一个更易管控的大
随着无线数据服务和多媒体应用需求的快速增长,人们期待未来的无线网络能够满足为多类业务提供分层QoS服务的需求,因此支持不同QoS服务的分组调度算法成为宽带无线通信网络发
宽带码分多址(WCDMA)通信技术能实现更大的系统容量,并且有抗干扰、软切换、同频利用、接入方便等优点,已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主流。如何在恶劣的无线传播环境里为更多用户
SDH技术是为传送话音业务而优化设计的,不能适应数据业务大量传送的需要。为了提高SDH网络大量承载数据业务的性能,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技术应运而生。使用MSTP技术可以在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