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高风险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正处于风险高发期。90年代以来群体性突发事件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和谐社会理论应时代需要而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本文重点研究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治理机制。目前关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是关于事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演化机理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运用唯物辩证法和文献研究方法,对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的深层根源和发生演化的机理进行探究,揭示群体性突发事件由小到大演变的机理,为政府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参考。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从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入手,分析了研究的意义,明确了相关概念。第二部分理论基础。从问题的起因入手,通过国外关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研究,运用马克思的社会冲突理论、贝克的社会风险理论、科塞的社会冲突理论揭示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演化的机理。在研究方法上,本文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结合实证分析与批判分析方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深入解析。第三部分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现状及问题。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状况是,事件频发,应对机制不完善。本文重点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第四部分群体性突发事件原因及演化机理。首先分析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其次分析群体性突发事件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演化机理。第五部分完善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治理机制。本文基于事件成因和演化机理,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机制,即利益协调机制、创新管理机制、社会协同机制、舆论引导机制、心理调控机制和预防化解机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破坏了社会的安定,但同时也带来机遇,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提高了危机管理能力。社会在转型,群体性突发事件也出现了新的特征,本文从事件本身、社会舆论、参与者三个角度分析了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的机理,为政府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力求为提高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