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机制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anyok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高风险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正处于风险高发期。90年代以来群体性突发事件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和谐社会理论应时代需要而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本文重点研究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治理机制。目前关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是关于事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演化机理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运用唯物辩证法和文献研究方法,对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的深层根源和发生演化的机理进行探究,揭示群体性突发事件由小到大演变的机理,为政府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参考。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从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入手,分析了研究的意义,明确了相关概念。第二部分理论基础。从问题的起因入手,通过国外关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研究,运用马克思的社会冲突理论、贝克的社会风险理论、科塞的社会冲突理论揭示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演化的机理。在研究方法上,本文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结合实证分析与批判分析方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深入解析。第三部分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现状及问题。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状况是,事件频发,应对机制不完善。本文重点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第四部分群体性突发事件原因及演化机理。首先分析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其次分析群体性突发事件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演化机理。第五部分完善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治理机制。本文基于事件成因和演化机理,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机制,即利益协调机制、创新管理机制、社会协同机制、舆论引导机制、心理调控机制和预防化解机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破坏了社会的安定,但同时也带来机遇,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提高了危机管理能力。社会在转型,群体性突发事件也出现了新的特征,本文从事件本身、社会舆论、参与者三个角度分析了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的机理,为政府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力求为提高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我国民主党派集聚着广大的社会人才,各自联系着广泛的社会群众,它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广泛的包容性,发挥着其特有的优势和功能。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实行和加强有利于进一步发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与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司法行政机关发挥着推
民生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重视民生、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主张通过不断发展生产力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建立了以全心全意为人民
谭政是我军政治工作的卓越领导人之一,在军队政治工作理论和实践方面均有建树,成果丰硕,对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长期以来,学界对谭政在军队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