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瓦格纳是西方歌剧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崇尚古希腊艺术“三位一体”的音乐形式,主张音乐、戏剧、舞台表演等要素完美的融合。在形式完美的同时,追求乐剧内涵的哲理性、戏剧性,使作品蕴含了深邃的艺术理念。瓦格纳把古希腊悲剧与19世纪“合”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形成整体艺术观念的创作理念。他认为一个有灵魂的乐剧艺术各个元素应该是彼此有爱、彼此团结,打破自身的局限,共同缔造整体艺术的成功。构建出整体艺术观念对歌剧的价值后,他倾其所力把富含价值的整体意识转化为艺术语言,实践在乐剧创作之中。他的乐剧作品鲜明、富有特色。音乐方面,瓦格纳十分注重音乐元素的设计和发展,对音乐的要求不仅仅是旋律性而且要求音乐具有叙事,刻画、推动剧情发展的功能。脚本方面,瓦格纳主张神话和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注重理性的支撑与渗透,使神话的戏剧性和乐剧的戏剧性调和到了最佳的平衡地步。他从神话中汲取爱人和人人相爱的广博内涵,从哲学中引用和乐剧内容想匹配的思维并转化为人物存在的支柱。使他创作的角色人物形象饱满、耐人寻味。直到1854年瓦格纳接触了叔本华极富影响力的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才真正找到了知音,让瓦格纳找到了解答内心困惑的途径。在瓦格纳众多优秀乐剧作品中,《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开启了当时西方非传统歌剧的序幕,在作品思想内涵上把叔本华哲学观点恰如其分的渗入在作品之中,使叔本华哲学理念在乐剧中融会贯通。剧中,悲剧进行全方位的展现。题材、人物设置、音乐、舞台布景、人物塑造等等方面都能让人们感到悲剧的力量。各个元素围绕着悲剧的主题,相互包容与传递,把人性之爱展现到了极致。哲学的思辨和瓦格纳艺术观念的理性和音乐的感性在这部作品中达到了空前的统一。瓦格纳在剧中为男女主人公设定的日、夜与死亡的三重背景下,展现出的不同的表象行为与真实意志欲求的矛盾。正是在日、夜两个极端对比的时间环境里,男女主人公内心反复地交织与挣扎,最终圆满在死亡的结局中。作品题材大胆鲜明、不拘一格。以死亡的悲剧效果向人们展示了非正常悲剧的意义,让人们从悲剧的结局中感悟到了心情的畅快与欣慰。此种奇特的艺术体验在众多歌剧作品中可谓是凤毛麟角。这部作品除了展现给观众不同寻常的音乐和情节之外,更关键的是能塑造出栩栩如生令人过目不忘的角色。英雄象征的特里斯坦、执着冒险的伊索尔德、无私坦诚的布兰根尼、库文奈尔、梅洛特等人物都为《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成功做出了贡献。这部作品中,音乐手法的运用可谓其七部乐剧中的巅峰之作。音乐在瓦格纳充满智力的发展和变化中,散发出了迷人的特质。在《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这部独具特色、风格突出的乐剧作品中,或许还存在一些瑕疵。但瑕不掩玉,音乐呈现出的统一与精彩,是不能否认的。无论从神话、哲学、人世的三界交融设计的脚本、戏剧性张显的音乐设计,还是剧情的丝丝紧扣,都达到了较为完美的统一。瓦格纳著作中张显的那份对艺术的执着和信任,在本剧中都得到了完善的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