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纳滨对虾养殖普遍存在着饲料蛋白质含量高、利用率低下的问题,致使养虾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导致对虾养殖病害频发、养殖成功率低。降低饲料蛋白质含量,提高饲料利用率无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此,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高效低氮凡纳滨对虾生态饲料。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的方法,设计制作9种饲料,分别投喂凡纳滨对虾,为期6周,以对虾特定生长率作为考量指标筛选最适饲料蛋白质、脂肪、钙和磷含量。基础饲料中添加0、0.5%、1%、2%小球藻,通过测定生长指标、消化酶活力、免疫相关酶活力,确定小球藻的最适添加量。结果表明:饲料中蛋白质、脂肪、钙、磷最适含量为蛋白质36.93%,脂肪6.89%,钙2.5 9%,磷1.12%;小球藻对凡纳滨对虾的作用效果随其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强,当添加量由1%增至2%时,作用效果趋于平稳,最适小球藻添加量1%。采用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究小球藻对凡纳滨对虾Toll样受体(Toll)、IMD免疫信号通路(IMD)、酚氧化酶原(proPO)、过氧化氢酶(CAT)、溶菌酶(Lyz)、锰超氧化物歧化酶(cMnSOD)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球藻能够显著上调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中Toll、cMnSOD基因相对表达量(p<0.01,p<0.05),对其他免疫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小球藻能够显著上调凡纳滨对虾血淋巴中cMnSOD基因相对表达量(p<0.05),对于其他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小球藻饲料和凡纳滨对虾肌肉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小球藻饲料与对照饲料中检测到的脂肪酸种类一致,且小球藻饲料中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总PUFA占总脂肪酸的比重均略高于对照饲料(p>0.05,p>0.05);1%小球藻组和对照组凡纳滨对虾肌肉中均检出14种脂肪酸,种类一致,且对虾肌肉PUFA含量分别为53.55%和53.51%,无显著差异(p>0.05);但1%小球藻组对虾肌肉中的花生四烯酸(ARA)、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p<0.01)。此外,高通量测序结果证实,小球藻能够明显改善凡纳滨对虾的肠道菌群组成。将开发的生态饲料与市售商品饲料进行养殖效果比较,尽管生态饲料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但是明显提高了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及特定生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