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竹(Polygonatumodoratum)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植株矮小,姿态优雅,小花玲珑秀丽,具有耐阴的特点,可作为园林耐阴地被植物进行开发利用。
本研究在对崂山地区野生玉竹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其种子形态特性、萌发特性与根状茎扦插繁殖技术进行了观察试验;以玉竹实生苗为试材,设置全光照、60%、70%、80%、90%、95%六个遮阴梯度,通过对生理指标测定和生长情况的观察,研究了玉竹的耐阴特性;并对玉竹的孢粉学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为其今后的品种改良及新品种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
1.玉竹在崂山和牙山地区分布广泛,多生长于海拔300-500m的山坡林下、林缘、灌丛、山沟两侧土壤肥沃处,伴生植物主要有鹿药、黑松、辽东桤木、唐松草、青岛百合等乔灌木和草本植物。玉竹的抗性较强,在向阳地段和贫瘠的土壤中也能生存。引种的玉竹能够较好的适应引种地的环境条件,并且长势良好。
2.玉竹花粉粒呈长球形,两端较尖,表面相对光滑,从赤道面观呈长椭圆形,极面观为单裂圆形,具单孔沟,沟延伸至两极。花粉外壁表面有细网状纹饰,网眼大小形状不一致,直径为0.15-0.45μm,网脊较光滑,内侧有少量疣状突起。萌发器官为单萌发沟,延伸至两极,沟膜较清晰,沟缘不整齐。
3.玉竹繁殖方式主要有种子繁殖和根状茎扦插繁殖。玉竹种子萌发最适的温度条件为20℃、20℃/25℃和25℃处理;避光处理能显著促进玉竹种子萌发,光照处理不利于玉竹种子萌发;40℃下浸种18h能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率。根状茎扦插时以100mg/kgNAA处理时生根率、根长和生根数量达到最高值;与直插和斜插处理相比,平埋处理有利于玉竹扦插生根;扦插基质以草炭∶珍珠岩∶沙(1∶1∶1)及沙处理最有利于玉竹根茎生根。
4.速阴处理试验中,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植株的细胞膜受伤害程度依次减小,90%和95%处理下细胞膜受伤害最小;叶绿素a、b和总量含量均逐渐增加,叶绿素b增加较快,叶绿素a/b值逐渐减小;植株体内的脯氨酸含量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同一处理下随着遮阴时间的增加,脯氨酸含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逐渐下降;丙二醛含量逐渐减小。玉竹的生长量增量随着遮阴率的增大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在95%遮阴的条件下,生长量达到最大,观赏性也最佳;在全光照处理下仍能正常存活,但生长量明显低于遮阴处理;随遮阴程度的增加,玉竹的叶比重逐渐升高,但均明显高于CK;根比重和根冠比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植株含水量大致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从生理指标和生物量变化可以看出:玉竹在90%和95%遮阴处理下生长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