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是当今美国文坛一位十分引人注目的黑人女作家。她的第五部小说《宠儿》被一些评论家认为是她最好的作品,并在1988年为她赢得了普利策文学奖。自从面世以来,《宠儿》就引起了批评家的极大兴趣,被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宠儿》完美地揭示了莫里森的写作目的,向读者展现出小说中人物在奴隶制阴影下悲惨的人生境遇,他们的心理创伤和被歪曲的精神状态。本文试图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对《宠儿》中的主要人物---塞丝所遭受的杀婴创伤进行了三个层次的分析。 第一章是主要是对塞丝的创伤形成起因进行剖析。塞丝的病因一方面是受到幼时关于母亲记忆的影响,另一方面源于在“甜蜜之家”的悲惨经历。这些惨痛的记忆使塞丝在面临奴隶主逮捕之时,毅然做出了她认为合适的唯一选择:杀死了宠儿。“杀婴”在塞丝心中留下了永远的伤痛。第二章关于塞丝杀婴后的创伤表现。本文对她的杀婴后的突然沉默,对宠儿的过分专注,对杀婴行为的记忆压抑以及杀婴后的快感缺失等症状表现进行理论分析。最后一章是关于创伤愈合。在“强迫重复”和“创伤叙述”这两种心理愈合方法的帮助下,可以预见到塞丝有希望能够走出杀婴的心理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