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的高中生物学建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yitian1046906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话题,《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科学思维列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科学思维是形成生命观念的重要思维基础,也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不可或缺的前提,在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成为了高中生物学教学研究的重要话题。模型与建模思维是科学思维的重要组成,同时使用和构建模型对于学生科学思维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探究在建模教学中有效、高效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教学流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梳理了模型与建模教学、科学思维相关的概念、理论以及研究现状,及以建模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已有成果,总结出建模教学的一般步骤、培养科学思维的常见方法,并提出了“何种建模教学流程能有效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研究主题。改编问卷对一线生物学教学中实施建模教学及在其中引导科学思维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对于科学模型的认知较为清晰,同时基本认同建模教学的必要性和价值,但是对于建模教学的一般流程不够熟悉,在实际教学中开展频次低,主要原因是教师个人建模能力不足及学生的参与度不足,课堂秩序差;绝大多数被调查教师对于科学思维的界定有较为准确的认知,也有培养科学思维的意识,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实施办法暂时还未能掌握科学思维培养方法;教师均认同建模教学对于科学思维发展的积极作用,认为在其中需要有意识的引导,但是由于缺乏具体实施办法以及自身的建模能力不足的原因,未能在建模教学中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进行有意识的、有效的引导。研究对高中生物学“分子与细胞”、“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三个模块中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发现有大量模型与建模教学知识点,整理得到35、32、5个知识点为物理模型及建模教学知识点,34、8、11个知识点为用数学模型及建模教学知识点,16、24、16个知识点为概念模型及建模教学知识点。分别针对生物学教学中的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建模教学,设计了基于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的三个教学流程。依据已有分类标准,将生物学教学中涉及的模型分为了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和概念模型三类,结合尤斯蒂和吉尔伯特提出的建模教学一般框架和各类模型建模教学的常见流程,融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得到了三类模型建模教学流程:第一,基于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的物理模型建模教学流程强调以创设思维冲突情景引入活动、设置问题支架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模型、设置问题情境应用模型解决问题等方式发展学生的分析、归纳、推理、解读、模型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科学思维。第二,基于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的数学模型建模教学流程强调注重设计真实问题情景、以问题讨论形式探明前提假设、结合真实资料分析论证模型,发展学生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批判性思维等科学思维能力。第三,基于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的概念模型建模教学流程强调以创设问题情境引入、任务驱动模型建构、结合论证完善模型、问题情境运用模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比较、归类、批判性思维等科学思维能力。利用研究设计的“基于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的建模教学流程”,选取“细胞核的结构”、“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激素研究的实例”为例分别进行物理、数学、概念模型建模教学案例设计与分析,并开展了案例实践与检验。以“激素研究的实例”案例为例,选取重庆市某高中高二年级科学思维前测水平一致的两个班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概念模型教学案例进行了实施与检测,经课堂实践后,利用Excel2016和IBM SPSS Statistics25.0软件分析学生科学思维后测水平发现,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科学思维水平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42(0.01<P≤0.05),说明使用研究设计的基于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的概念模型建模教学流程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有促进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对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如何通过建模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展开了探讨,了解了一线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基于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的建模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了教材中模型与建模教学内容,分别提出了基于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的三类模型建模教学流程,针对性地设计了教学案例并进行实施检验,以期为一线教师实施建模教学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确保运营安全,提高高速公路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持续增长、公众对高速公路依赖程度日益提高的形势下,成为高速公路相关管理部门面临的重要任务[1]。基于上述实际要求,本文从现状背景、系统分析、功能应用三方面分析与研究了高速公路应急处置系统建设要点。
期刊
讨论在品牌形象设计的过程中IP造型设计的价值与应用,并且从IP形象的设计方法、设计定位、民族情感与文化增值三个方面,对现今IP形象的创新设计发展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为未来IP形象的品牌创意提供了设计策略。
期刊
广东现有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地1 359个,是全国自然保护地建立最早、数量最多的省份,保护地交叉重叠尤其复杂。理清不同自然保护地重叠现状,是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及今后的建设管理的基础。以全省自然保护地摸底调查数据为基础,先从级别、类型两个方面总体分析保护地数量特征,再按照设立时间的先后梳理各类保护地出现和发展的趋势,最后用ArcGIS对重叠地块作拓扑,对不同类型、级别的保护地之间的空间重叠情况作核密度分
期刊
高校二级学院“微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体现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术作风、经济违纪和生活作风,与师德师风紧密相连,关乎师生切身利益,破坏了校园政治生态,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伤害了高校的社会声誉。加强二级学院制度建设,抓好“微权力”关键少数是高校“微腐败”治理的关键;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抓好“微权力”绝大多数是高校“微腐败”治理的长效机制;加强纪检监察建设,紧盯多发人群,发挥巡视巡察“利剑
期刊
报纸
跨学科教学是课程改革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必然要求。在实践教学中,历史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并基于“跨学科教学”理念,将历史学科与高中基础学科有机融合,进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其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
期刊
近年来,国家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在这个全球化、数字化、知识化的时代为“丝绸之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意义和内涵。位于丝绸之路起点西安市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作为大学校园需要受丝路文化的渲染。本文首先从时代、层次等不同维度研究归纳丝路文化的发展脉络,探究如何把这些元素运用于校园景观设计中。其次,以创新港东部的景观绿地为设计样例,结合前期实地调研分析,更进一步地从中归纳出不同类别元素,创造具有丰富特色和
期刊
外语教育学被列入2024年发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试行版)》,本文将阐述将外语教育学确立为学科的必要性、学科建设的定位和使命、学科发展对外语教师成长和外语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以此坚定学科信念,引导研究方法,助力教学改革。寄望该学科能够为提高我国外语教育质量赋能,为提升外语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搭桥造势。
期刊
清末唐容川《血证论》中多次言“和”,并提出和法是血证第一良法,将和法运用在治血中,是对和法的重要发展。《血证论》主要论述失血引起的生理病理变化,故蕴含生血思想。唐宗海将和法贯穿在治血之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法中,笔者认为生血思想从广义来看也是贯穿了治血全过程,所有前法都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收功之补法,补血亦是生血。故以“和”建立《血证论》之生血理论,浅析其和法生血理论。包括“和气”生血,主要为降气宁
期刊
采用预聚物法与丙酮法结合的合成工艺,以乙二胺基乙磺酸钠为亲水基团,合成高固含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并配制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研究了影响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剥离强度的因素。结果表明,随着—NCO/—OH比例的提高,氨酯键含量提升,剥离强度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分子量的逐渐增大,剥离强度同步增大,分子量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剥离强度逐渐下降;当聚氨酯分子的结晶度上升时,剥离强度迅速上升,当结晶度达到45%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