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职业起源于教学,教学工作是教师的本职工作。在洪堡对大学制度的改革以来,在逐渐成熟的威斯康星模式的影响下,市场以及社会需求对大学的影响日益加重。这一现象导致大学的科研功能逐渐凌驾于教学功能之上,教学在高校的地位岌岌可危。为了应对这一问题,1990年,美国前教育部部长博耶发表了《学术的反思》(Scholarship Reconsidered)—文并首次提出"教学学术"这一概念。"教学学术"的提出对转变大学教学观、提升大学教学地位有着重要意义。教学学术地位的确立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这对于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博耶提出的"教学学术"理论,为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改革工作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教学学术理论指导下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能够进一步完善评价观念、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等方面,同时构建基于教学学术理论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促进教学在大学中的地位得到重视和提升,只注重科研而忽视教学的现象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也能够对重新认识教学工作性质、确立教师教学地位、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当前教师评价机制做出贡献。所以,本文将立足于教学学术理论,构建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总体来说,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对选题背景、选题意义进行论述,同时包括文中所涉及到的重要概念和理论、相关研究综述以及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主要从理论基础和外在表现两个方面为对教学学术特征进行分析,阐述了教学学术理论并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过程、能力要求等方面分析了教师教学学术特征。第三部分主要从评价观念、目的、标准、主体、内容、方式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从学校层面、管理者层面、评价主体层面进行了构建教学学术理论指导下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分析。第五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重点探讨了教学学术理论指导下的教师教学评价的特征、高校教师评价指标体构建的功能、构建原则以及评价主体,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教学研究、教学能力、职业操守和教学反思四个维度为基础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教学评价指标进行了权重设计。最后,阐述了基于教学学术理论的我国高校本科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实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