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它是指规模较小的群体的规范体系,尤其强调其与大规模群体在例如语言、生活方式、饮食、宗教等各个方面上的差异。亚文化内的成员是通过某些可见形式和独特的符号对主导文化进行挑战从而建立其身份认同。风格便是亚文化最为显著的标志,是亚文化成员文化认同与社会地位得以协商与表达的手段。在这种意义上说,风格是亚文化的所有成员围绕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所组织的表现形式,是他们之间使用特定的、与外界不同的可见的交流与行为方式。本研究采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通过参与式观察的手段识别出了一所城市公立学校内学生身上种种不同且别样的亚文化风格。本研究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的源起,通过对于国内外前期研究之成果的梳理中明确了本研究以分析和解释亚文化风格作为基本的研究思路;第二章识别了学校制度空间中学生身上具体的亚文化风格并进行了详细的描绘;第三章主要探讨学校和家庭层面与学生亚文化之间的互动与其内在联系。研究发现,一种明显地轻视学校制度规范的亚文化风格流行于城市公立学校的学生之中,他们擅长通过间接的手段在学校规训权威的背后制造噪音。尽管这种学生亚文化身份的表达对于学校纪律与制度来说具备一定的破坏性,但是它并无恶意,这种亚文化并不旨在对抗学校制度,它并没有体现出一种明显的抵抗态度。相反,它更像是一种并无恶意的玩笑,是学生们在学校制度生活中拓展自身自主性的有效手段。这些独特的学生亚文化风格源于学生们将学校官方教育范式片面地洞悉和定义为与升学相关的学科知识交换,从而消解了学生们对自身的制度身份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