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的实时仿真支撑平台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lda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快速发展,分布式仿真、基于网络的仿真支撑平台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本课题主要对仿真支撑平台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开发实现仿真支撑平台的一些基本功能。本文对基于网络的仿真支撑平台几个关键技术进行重点的分析和研究:体系结构、模型程序处理、数据管理、任务调度以及网络通信。在分析和研究中充分考虑软件设计上的可重用性。基于HLA标准中的某些思想,本文提出了基于网络的仿真支撑平台的体系结构。仿真支撑平台体系结构的设计采用客户机/服务器和层次结构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仿真平台的可扩展性、复用性。模型程序的处理包括模型程序的扫描和生成,涉及编译原理中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的相关知识,参照Windows平台中启动函数创建主控函数实现仿真平台和仿真进程间的相互通信。扫描的目的是将接口变量存入变量数据库,由变量数据库存储、管理接口变量。变量数据库是一个采用内存映射文件的内存数据库,支持数据的并发存取,实现数据共享,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任务调度是基于网络的实时仿真支撑平台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调度算法以及负载平衡的相关概念,提出任务调度的目标,分析了仿真系统通信的特点。针对仿真任务的Master—Slave通信模式,本课题设计了一个任务管理系统,系统结合优先级排队和公平排队两种调度算法,采用令牌的方式对客户端的数据流量进行控制,从而保证仿真系统中的负载平衡。任务管理系统的关键是设计一个通信模块高效、透明地实现网络间的通信,而通信模块设计的关键是提高服务器的并行性和实现通信模块的鲁棒性。在对多线程机制和“粘包”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本课题设计一个并发服务器和缓冲器:服务器并行侦听连接以及收发数据,缓冲器除了缓冲收到的数据和待发送数据,还将粘在一起的数据包分开。任务管理系统的另一个关键是设计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通信的消息格式,本文对消息格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最后通过图文的方式对基于网络的实时仿真支撑平台的一些诸如任务生成、管理等基本功能进行简单介绍。
其他文献
随着XML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越来越多的数据开始用XML进行描述、存储和交换。XML数据流的分析和查询研究成为数据库研究领域的热点。现有的XML文档的查询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在迅速发展,同时也加快了农业信息化的进程。农业信息服务作为农业信息化进程中具有支撑作用的资源要素,为农业信息化提供了各类服务保障。随着我国信息化进
预测对决策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时间序列预测是一种根据历史数据构造时间序列模型来预测未来的一种方法。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现实世界多是非线性、不确定、开放性的复杂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语音交互已经成为人机交互的必要手段。让计算机发出自然流畅的语音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事,随着语言学、语音学、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个目标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软件系统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复杂度的不断增加,使得软件开发面临巨大的挑战。软件复用被视为解决软件危机、提高软件生产率和质量的一条现实可行的途径。框架和模式是软件复用新
自二十世纪中叶,互联网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Web服务器正在提供各种各样的网络服务,这种变化促使网民数量和网络流量以几何级数增长,一些类似火车票网上预订系统和网上抢购系
如何保证并不断提高软件质量是软件工程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软件测试能够有效地发现软件中隐藏的缺陷,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方法。Web服务是分布式计算领域的新兴技术,具有
随着软件产业的不断发展,软件应用的日益广泛,软件开发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软件危机也随之而生。软件复用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它是解决软件危机的有效途径。作为软件复用核心
学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数据库的广泛应用,企业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孤岛”问题越来越严重。异构数据源集成技术就是为了解决异构数据源间方便、灵活的互访问题。在研究异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