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混改性聚偏氟乙烯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_ying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偏氟乙烯(PVDF)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以及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微滤和超滤膜分离过程。由于PVDF是强疏水性材料,应用于油/水分离、蛋白质/水等分离体系时易产生吸附污染。将亲水性聚合物与成膜聚合物共混制膜是一种改善膜材料亲水性能的简便有效的方法。论文工作将亲水性的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和阳离子聚乙烯醇缩丁醛(CPVB)作为第二组分与PVDF共混制膜,研究了制膜液的相容性,讨论了制膜条件对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论文的第一部分合成了阳离子改性聚乙烯醇缩丁醛(CPVB),研究了改性聚合物的溶解性能、亲水性能。在缩醛度近似的条件下,PVB侧链上接枝少量的季铵盐基团就能明显提高PVB的亲水性,接触角从64°降到34°。另外通过共同溶剂法初步判断PVDF/PVB/DMAc和PVDF/CPVB/DMAc三元体系为部分相容体系。论文的第二部分利用非溶液致相转化法制备了PVDF/PVB共混膜。随着PVB含量的增加,共混膜的水通量从5.4 L/m2.h增加到128 L/m2.h。共混膜的吸水率从20%增加到260%,而溶胀率没有明显变化。当PVDF/PVB共混比为8/2时,膜的亲水改性效果最佳。DSC测定显示两个纯组分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说明PVDF/PVB体系为热力学不相容体系。论文的第三部分制备了PVDF/CPVB共混膜。随着CPVB共混组分增加,共混膜的水通量从5.4L/m2.h增加到180L/m2.h,吸水率从20%增加到310%,溶胀率从0.48%增加到2.26%。结果说明,随着改性聚合物含量增加,膜的亲水性增强。DSC法测定得到两个介于纯组分之间的Tg,说明PVDF/CPVB体系为热力学部分相容体系。
其他文献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合理运用影视作品,可以提高教学吸引力,增强教学说服力,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影视作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运用过程中,效果却不理想,存在娱乐化
城市纪念门的功能与作用门在城市空间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在中西方城市发展史上,门与城市规划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城市中有过各种类型的门,它们在不同时期、不同位置承担着不
一、研究背景 大量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作为一种日积月累又不断变化的动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外语学习的成败(Harmer,1992;Brown,1994),并直接影响着学习者学习策略的使用(秦晓晴,2002)。学
目前我国海底管线中很多已经进入了中后期服役阶段,受制于早期工业水平以及材料工艺等因素,前期服役的海底管线已经开始出现较为严重的腐蚀老化问题,如何对海底管道当前的腐
实现大尺度的量子通信和量子网络,是当前量子信息技术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量子中继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冷原子系综是一个十分有希望用于构建量子中继系统的物理体系,
肿瘤的基因学研究是深入了解肿瘤学特性的根本和基础,本文回顾了肿瘤原发和转移的生物学行为研究的进展.
当代城市交通存在"交通拥堵、停车难、交通事故多、空气污染大、能耗高"五大问题。这些严重影响了城市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各大研究机构和企业均投入以车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主要是由于长期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马凡综合征、主动脉缩窄、妊娠或外伤等原因造成主动脉壁内膜破裂,血液沿内膜与中外层之间而纵行剥离形
研究三元复合驱中碱提高采收率作用机理,对更好地应用其具有重要技术指导作用。设计了界面张力、吸附、乳化、润湿性等多组单一变量对比实验及微观模型、天然岩心驱油实验,研
本试验通过对绿叶、花叶绿萝进行组织培养,筛选不同外植体以及灭菌时间,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绿萝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诱导、继代增殖、气生根抑制、不定根诱导的影响,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