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银行渠道建设的路径与对策研究——以中国银行为例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5069352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业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冲击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迎来许多机遇。面对机遇与挑战,银行业多渠道拓展业务,树立忧患意识,实行改革创新是当务之急。银行网点新一轮的转型与升级改造已悄然兴起,此次改造与以往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较大程度地融入了互联网技术,更加注重客户的体验度。银行业一次重大的变革即将到来,各大银行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应对此次浪潮,才能避免被淘汰呢?目前,各大银行纷纷提出建设智能银行的设想,并在一些城市率先进行了试点。从试点的几个网点来看,各方面反映良好,但将它们推广还需一定的时间,各项机制尚需完善。  近年来,国内外商业银行纷纷打造智能网点,开展线上线下渠道建设。花旗银行等国际大银行在2010年开始智能化网点的建设,把高科技引入到电子渠道和物理渠道建设当中,再辅之以个性化的设计,将传统的商业银行网点改造成新型的智能银行网点。在国内,建设银行等商业银行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智能银行的建设,中国银行现今正在逐步推广智能网点,但在这一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网点转型进程较慢、创新力度不够、操作流程尚需改进等。  本文以中国银行为例就智能银行在渠道方面如何建设,应遵循什么路径和采取哪些对策提出了一些看法,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  “科技创新,渠道先行”是多家银行“网点转型”的战略举措。中国银行已有几家智能银行旗舰店成立,智能银行采取这一措施实现了由各项智能终端设备所组成的物理渠道间无缝衔接与高效协同,做到了线上线下的完美结合。电子渠道建设是网点转型的重点,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中国银行的电子渠道建设进行优劣势分析,以寻找一个合适的方法来实施建设。  在物理渠道改造方面,为客户营造一个适宜的厅堂环境,更新改造营业区域。银行网点正面临生存还是消亡的命运,网络交易正逐步取代营业网点的许多功能,本文在网点建设方面阐述了如何对银行线下的物理渠道进行改造,以适应银行业发展的新时代的理念。  为配合渠道建设和改造的顺利进行,需要开展服务和运营流程的优化与整合,主要实施对策有:1)服务流程的优化;2)银行中后台操作流程的整合;3)产品优化组合;4)机构和人员设置整合。智能银行让许多一线柜台服务人员释放出来,充实到营销队伍,为客户提供更贴切、细致的服务。同时,中后台人员肩负了新的工作任务。内控制度如何改革才能适应新型银行,继续为银行的稳健运营保驾护航,亦为当下应积极考虑的问题。  智能银行的转型已是“风劲云急”,谁能领先将战略能力转化为流程能力和应用能力,谁将抢占市场先机。未来的新型银行是继续辉煌,还是逐渐消亡,一切还需时间和实践来检验。
其他文献
期刊
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和顾客需求复杂而快速的变化等因素对于21世纪的企业来讲,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因此,企业的营销战略就是如何更好地适应这些变化,应对这些挑战。顾客价值理论的诞生,充实了营销理论和营销实践方法,为企业正确地制定营销战略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从顾客价值的角度出发,对企业的营销战略进行分析与制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顾客价值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诞生到现在,研究范围
以2019年中国互联网成长型企业20强——得物APP为研究对象,针对它打造快捷、专业、权威的互联网潮物价值链平台以更好吸引与服务顾客这一主题进行案例分析.研究发现,得物APP
股权分置是中国证券市场由于特殊历史原因和特殊的发展演变而出现的特殊问题,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是历史多种合力共同作用下改革妥协的结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
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调整阶段,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稳步发展时期。由于之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房地产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国内居民对于房地产价格的承受能力不断透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全面深化改革,国家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的加强。受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河南房地产市场的商品房销售指标增速近年来呈逐年回落态势。河南房地产市场的竞争日趋激励,居民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