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冷型三元除湿溶液的热质传递特性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溶液除湿是比较环保而节能的一项除湿技术,其关键技术难点为除湿过程中的溶液温度升高引起除湿性能的下降。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绝热型和内冷型溶液除湿的一些基本的传热传质机制,并对两种除湿机制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进行分析探索,提出一种新的除湿机制。本文首次提出自冷型三元溶液除湿方式,在传统除湿溶液中加入蒸发冷却剂,利用蒸发冷却剂汽化吸热的降温效应,采用较简单的除湿器就可以使除湿溶液实现稳定控温,一定程度上简化部件设计、提高除湿性能。本文分析由温差导致的显热换热与由湿度变化引起的潜热变化特征,推导拟合由无因次量确定的传热传质方程关联式,研究多组分除湿溶液气-液相界面的热质交换特性,由此建立了自冷却除湿技术的工作假设。本文搭建了三元除湿溶液试验装置,测试并分析分析影响除湿性能指标的独立因素及其关系,构造具备一定规模的溶液除湿试验平台,分析、测试和验证空气、溶液参数对除湿性能指标的影响,评价溶液除湿的性能。综合归纳环境变量条件,分别控制不同环境变量与溶液参数进行实验设计,并以除湿量、除湿速率和除湿效率三个评价指标评估不同控制变量下溶液除湿系统性能的优劣。多组分溶液除湿平台的试验性研究结果表明,常规LiCl水溶液和自冷却溶液的性能趋势的变化基本相同,25oC和40%分别被认为是最佳溶液温度和浓度。就研究中的实验装置而言,建议溶液降低温度、增加浓度和增加溶液流速能确保自冷却溶液除湿器的最佳性能。与常规LiCl水溶液相比,实验中验证了自冷却溶液较优异的除湿性能,自冷型除湿溶液的除湿效率和除湿速率均高于常规除湿溶液,除湿性能指数的相对提升40%以上,说明三元混合组分除湿溶液的工作假设成立。引入内部冷却水前后的自冷溶液在除湿性能参数的数值对比上基本持平。入口溶液温度的升高会导致自冷型除湿溶液的除湿性能的一定程度上的降低,在“自冷绝热”型工作模式下除湿效率降低较大,下降的最大值达到24.79%。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为提高溶液除湿性能提出了一种新思路,同时也将为除湿器结构设计、新型除湿溶液、壁面润湿、传热传质强化等除湿系统的升级改造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该技术对传统溶液除湿系统的升级改造具有一定优势。
其他文献
为了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燃料电池作为可利用清洁新能源的电化学装置一直备受关注。其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可直接利用氢能源,已经应用到实际当中,改善质子交换膜(PE
旋挖钻机钻杆是旋挖钻机进行成孔作业的重要部件,它连接在机身与钻头之间,为伸缩式套接结构。其作用是将动力头提供的扭矩和轴向加压力传递给下端的钻头,以完成钻土成孔作业
针对锂/钠嵌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论文设计合成了具备特殊形貌的纳米结构材料,并将其应用到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负极中,进一步提升了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具体工作
铰接转向工程车辆因具有转向半径小、作业效率高、机动性能好等优点被广泛使用,但变结构、变载荷、变质心的特点,且常作业于非结构路面,导致其稳定性较差,侧倾翻事故频频发生
目的:观察包封西地那非的靶向纳米载体对野百合碱肺高压大鼠肺动脉压力、肺小血管中膜增殖和右心室心肌肥厚的治疗作用,对肺组织磷酸化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和己糖激酶-2表达
刘营金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中段冀北--辽西成矿区,该金矿是近些年发现的较为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床。矿体围岩主要为该区大面积出露的黑云斜长片麻岩,以及少部分出露的斜长角
城市轨道交通时刻表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优化问题。即在列车资源(如数量、使用成本)、行驶速度、最小发车间隔、最大及最小站点停靠时间等一系列约束条件和满足乘客需求
目的:1.探讨砂生槐种子乙醇提取物(Ethanolic Extracts from Sophora Moorcroftiana Seeds,EESMS)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影响。2.探讨EESMS对Tca8113细胞株细胞
美国印第安文学,又称美国土裔文学,是美国文学的重要分支。它反映了美国印第安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及他们被不断边缘化的社会现实。然而,比起其他美国少数族裔文学,国内对印第安
碳源具有高度的生物化学稳定性和较强的吸附性能,在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维持土壤碳库稳定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明晰不同碳源在土壤碳代谢中的作用机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