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周期测度及货币政策的调控效应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找经济的波动规律一直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主题之一,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金融因素对宏观经济的作用,对金融周期的研究也在不断推进。自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经济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遭受着物价频繁波动的困扰,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货币政策的滞后或者失效。因此,准确地测度我国金融周期并分析金融周期与货币政策的调控效应,不仅可以深化新时代中国宏观政策调控体系研究,还能够对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及时预警。本文首先通过对传统经济周期的历史回顾和现有金融周期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并回顾了货币政策的基本内容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实践进程,综合考量已有文献的测度方法,最终选取转折点分析法和滤波法对我国金融周期进行研究,选择VAR模型研究金融周期与货币政策的调控效应。其次,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选取信贷规模、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作为测度单变量金融周期的代理变量,并在此基础上加入货币供应量和实际有效汇率,在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利用VAR模型构建我国的金融状况指数FCI,将FCI作为复合变量金融周期的代理变量。再次,利用转折点分析法对1998年1月到2018年12月我国的单变量金融周期和复合变量金融周期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使用HP滤波分析法和CF滤波分析法进行稳健性分析。之后,使用标准差法、相关系数法等方法对我国金融周期的非对称性、波动性和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等周期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将信贷周期、房地产周期、股票周期和金融周期与货币政策联立VAR模型,并通过相关性分析、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金融周期与货币政策的调控效应。本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我国金融周期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并且金融周期和股票周期属于缓升陡降型周期,信贷周期和房地产周期属于陡升缓降型周期。(2)无论是单变量金融周期还是复合变量金融周期,其波动性均大于经济周期。(3)根据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的相关系数,发现我国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存在较高的协动性,也就是说金融周期可以较好地预测经济周期,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是一致的。(4)从脉冲响应分析结果发现,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货币政策对单变量金融周期和复合变量金融周期均产生正向作用(5)从方差分解分析结果来看,我国金融周期与货币政策的影响是相互的,并且从单变量金融周期和复合变量金融周期综合来看,一个标准差的金融周期冲击对货币政策的解释能力大于货币政策冲击对金融周期的解释能力,说明金融市场的变化更能对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造成影响。最后,本文根据分析结果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HBV相关性肾炎的治疗应兼顾到肝脏及肾脏两个器官,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尚存争议.因此,如何合理地选用药物迅速改善肾脏功能而又对肝脏功能无损伤或使肝脏疾患同时得以治疗,
为研究私家泊位共享的可行性及停车收费博弈过程中业主和停车者之间的最大收益,对重庆市部分住宅小区业主和停车者的调查统计,分别从政府政策、用户、私家泊位业主、技术四个
目的:分析慢性踝关节损伤采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01-2013-06收治的86例慢性踝关节损伤患者,根据患者就诊时间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
知识经济的发展,使知识和创新,成为人类活动的强大动力,人类的实践活动迈入了崭新阶鬃段.人类的潜在智慧和才能,正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转化为对象性存在,充分展示了人类活动
虽然我国《证券法》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收购办法》”)对持股预警披露规则早有规定,关于基金一致行动人举牌信息披露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最大的争议在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外文化的交融日益增多。以前只有在国外才能吃到的面包,火腿等食品慢慢的摆上了消费者的餐桌,并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烘焙业,作为食品业
目的研究评估特勤人员的社会适应能力。方法对2010-01—2011-05来我院疗养的600名特勤疗养员进行《特勤人员社会适应能力评定量表》和《中医体质辨识问卷调查表》评定,探讨特
水粉画是西画中的一种。自三十年代我国的林枫眠、刘海粟、徐悲鸿等第一批出国留学的画家将西画引进以来,水粉画亦在我国画坛生根开花。当时留法的画家李有行先生,便一生致力
期刊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治理思想逐步在学术界兴起,出现的关于治理的各种理论和思想也非常的多。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中就蕴藏着许多富有中国特色的,适合当代中国国情
本文通过对先秦有关动物以及动物与人之间关系的文献进行梳理,来考察先秦时期动物与人之间的多元而复杂的关系,探析动物在先秦社会生活中所承担的角色,在此基础上,探究先秦时期人们对动物的认知。具体而言,本文主要从两个大的方面进行考察:一是先秦思想家们的对此的认识以及文献文本上直接反映出来的动物观念;一是动物参与到社会生活并与人们相处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观念,再者,经过长时间的接触,某些观念渐渐固定而被赋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