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成都市个人消费信贷市场发展较快。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4年8月末,成都市消费信贷余额已达377.59亿元,占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13.98%。但与国外相比,成都市个人消费信贷占各项贷款的比例还远远落后于国外的发展水平,说明成都市个人消费信贷市场发展的潜力还很大。目前,制约成都市个人消费信贷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信息不对称。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减少“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最有效和可行的办法就是建立成都市个人信用征信体系。从国内的实际情况看,加快成都市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建设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0年4月,国内首家个人信用调查公司——上海资信有限公司成立。之后两三年时间,深圳、广州、沈阳等城市先后拉开了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建设的序幕。从地理位置看,这些城市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和沿海地区,经济金融环境与西部城市相比有较大差异。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经济金融发展较快的代表城市,研究其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建设,应该说对整个西部地区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建设都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和代表性。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本文在对照分析国内外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建设主要模式、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成都市个人消费信贷市场和个人信用征信市场发展实际,提出了成都市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目标模式、基本框架、主要内容及下一步发展的建议。
引言主要对研究问题的缘起作了说明。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国内外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模式和经验。从世界范围看,可分为两大模式——公共模式和民营模式,这两大模式各有优劣。从国内看,主要有上海、深圳和浙江三种建设类型。国内外征信业务的发展模式及趋势值得成都市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建设学习借鉴。
第二章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成都市个人信用资信评估和调查市场发展的现状。第二部分重点剖析了目前成都市个人信用征信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指出征信监管对象模糊、管理主体多元化、缺乏完善的风险保障机制、缺乏完整的评级指标体系、资信评估市场管理不健全等问题较为突出,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第三部分着重指出了目前面临的几大难点问题。
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所在,在前两章分析的基础上,对成都市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建设作出了现实选择,即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同时,从征信对象、征信内容和来源、信息整合、信息查询和使用、信息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成都市个人信用征信建设的主要内容,指出了征信体系的主要功能。强调当前应注意解决统一标识、负面信息和正面信息的用量配伍、系统信息的存储时限、数据库建设及建立惩戒机制等问题。
第四章主要介绍了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建设面临的法律等有关问题及其对策。在成都市开展个人信用征信服务,不可避免会面临个人隐私权、消费者知情权、个人信用信息无形资产受益权等问题。虽然有些问题如立法问题不是一个城市能够解决的,但在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建设中,也可通过政府出台相应管理办法等措施,为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建设创造必要的先决条件。
第五章对成都市个人信用征信系统建设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即:发挥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建立规范的个人信用征信管理机构;以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发起筹备成立个人信用征信机构;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大教育和宣传力度,倡导诚信观念,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