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移民社区生活设施供需错位现象的考察——以陇南市G村为例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ra_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设施配套是移民安置中重要的一项举措,主要是为了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引导他们改变传统和落后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包括房屋、饮水安全、改厕改灶、圈舍、仓库、沼气等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设施。而生活设施的供需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失衡是不争的事实。  本文将因地震而整体移民安置的G村作为一个个案,深入社区,还原G村规划建设的全过程,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在“治理”的语义场下,国家主导的社区里,描述生活设施供需错位的表象,试图探讨政府和农民如何通过生活设施的建设来寻求实现各自目的,如何表达各自的利益关切,从而关注生活设施供需错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  研究发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任重道远,国家内卷入社会的状况有增无减,村干部成了政府在基层的代言人,行为的逻辑是向上负责,以“政绩”为基本导向。在我国,公民社会发育不足,治理要素缺失,同时,由于体制、机制以及文化的影响,农民话语权缺失,参与意识淡薄,第三部门力量薄弱,造成农村移民社区生活设施供需结构性失衡这样的普遍现象。
其他文献
学位
1997年,在中国大多数人还不太了解“互联网”为何物时,学者阮美勤的《虚拟社会,媲美人间》《虚拟社会,胜似人间》两篇文章为读者勾画了众多当时意象奇崛的虚拟活动,让人不禁
城市化工业化大背景下,农村社会正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本文主要在社会空间视角下对传统农业村落村民的居住空间变化进行了研究,继而透视乡村社会的变化,是对经典社会学问题研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需求的增多,进城务工的农村流动人口越来越多,形成了往返于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流动大军,即流动人口的特殊群体——“农民工”。由
本文研究了CX船厂的企业安全行为,在掌握安全生产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全生产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并深入探讨了员工安全意识薄弱背后的原因。本文以安全“高压线”为个案,探讨其形
自杀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中国的自杀呈现出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特点。本文以鄂东南安镇所辖的相邻的三个行政村1970年至2009年四十年的农民自杀现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进入到前所未有、意义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期,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段时期成为中国社会变迁的进步过程,而“转型”也就在这个过程中缓慢的发生着、蜕变着。作
中国目前正处于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的转型时期,在这样社会背景下,女研究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有何身体消费的行为及这一行为呈现的特征、女研究生对待身体消费的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