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sdfdfd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并发急性胰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提高ERCP诊断及治疗水平,减少其发病率。 方法: 回顾分析了2003年6月至2007年7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诊断与治疗性ERCP的346例患者共399例次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ERCP操作分为8组,比较各组术后24h血清淀粉酶及临床症状改变。 结果: 399例次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病率为12.5%(50/399),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为1.5%(6/399)。各组中高淀粉酶血症与急性胰腺炎发病率最高均为ERCP+胆管内支架组(分别为38.9%和11.1%)。399例次ERCP中,于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间进行153例次与2005年7月至2007年7月间进行得246例次比较,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病率分别为3.3%(5/153)、0.4%(1/24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 在ERCP操作中,胰管显影及术者经验是引发术后急性胰腺炎主要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唇裂作为常见的先天性疾病之一,牙槽突裂是其常见伴发症状。自体髂骨因其不存在免疫排斥问题及成骨率高等优点是目前牙槽突裂的首选移植材料,同时其也存在自身的缺陷
目的: 近年来国外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Mp)感染可能与儿童急性白血病有关,发酵支原体(Mycoplasmafermentans,Mf)感染可能与肿瘤相关且发酵支原体的慢性感
免疫性疾病及免疫相关性损伤是一类极为常见的临床病症,涉及人体多个脏器、组织,因该类疾病具有发生率较高、临床经过复杂、发病机制不明、治疗靶向性差、长期预后不佳等特点,目
本研究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宫颈癌MRI动态增强扫描的特征分析 目的:对宫颈癌病例进行动态增强扫描,探讨宫颈癌MRI动态增强模式,并分析其特点。 材料与方法: (一)受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根据省教育厅相关文件要求,为推动白银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创新和提质增效,着力培育和打造一
摘要: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也会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如何才能够从细节处提高班集体的管理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道德品质以及综合素质的共同提高,这是实现我国教育事业进步的根本。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细节入手;有效措施  文章从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结合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遇到的主导地位过于严重、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等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事实出发,指出班主任
目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是我国课程改革的重点,如何利用课余时间有效地开展德育课程,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研究目标,文章通过对实际环境、实际问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