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北方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能源生产与消费、能源建设与环境生态建设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京津冀地处华北地区,每年冬季都有4到5个月的采暖期,采暖是京津冀地区人民工作、生活的基本保障措施。供热能耗在能源消耗中占有较大比重。综合利用发电、炼钢等工业生产产生的余热,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北京地区已经基本实现了清洁能源供暖,但河北和天津仍然以煤炭作为主要的供暖能源。每到采暖季,京津冀地区就极易出现持续雾霾天气,可以说,燃煤采暖已经成为加重京津冀区域冬季雾霾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供热行业进行能源优化、节能减排是治理雾霾的有效途径。京津冀治霾必须从整个区域的能源结构调整、能源综合利用、治污系统联动等方面着手一体化,才可能达到预期。本论文就是基于以上形势,运用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协同理论,分析京津冀供热能源协同利用的必要性。从供热技术、政策措施等方面研究供热能源协同利用的途径。京津冀地区可以采用热电联产、垃圾焚烧、工业余热、弃风电能等多种能源相结合的供热方式,依靠技术进步推进供热行业节能减排,挖掘现有供热资源潜力,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和社会可接受的措施,有效地利用能源,是实现京津冀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政府需要做好统筹规划,明确财政支持的方向和重点,适当考虑税收鼓励政策,借鉴丹麦等国家的先进经验,加快推进新技术的应用,建设示范工程。本研究的目的是在进一步提升供热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居民生活舒适度的同时,使京津冀地区的环境得到全面治理和改善,最终实现京津冀供热能源协同利用、共同进步,打造和谐、宜居的大环境,实现天蓝水绿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