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M的地表水系密度空间分异及其对构造等的响应——以华北地区为例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z5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原区地表水系与构造活动的关系一直是地貌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和水文、水利领域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平原、盆地等厚层松散沉积物分布区,部分以隐伏形式存在的活断层可以作为潜在的发震构造导致强震甚至巨震的发生。华北地区是我国人口最为集中、工农业生产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其北部的张家口-渤海活动构造带(张渤带)自20世纪80年代被确立以来,一直受到地质地貌和地震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张渤带的陆上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北京、天津、唐山等大中城市在环渤海经济圈中占重要地位,特别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曹妃甸规划区、南堡油田等新兴工业区使该区经济地位进一步提高,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对震害预测和抗震设防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  本文以30*30m分辨率的ASTER GDEM数据为基础,结合RIVER TOOLS3.0、ARCGIS10.0以及SURFER8.0等相关软件,大面积提取华北地区的水系,并对区域水系做了统计分析,通过RiverTools3.0自动提取区域内2级以上水系的水系密度,将水系密度值输入Surfer8.0生成华北地区水系密度图。通过与Arcgis10.0插值计算生成该区的水系密度栅格图比较,以兹证明通过Rivertools3.0提取水系及其相关水系特征的可信性。其结果显示:由于在生成水系密度过程,两种软件选取的数值范围不同,导致其水系密度的值的范围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但从宏观上可以看出:两种方法生成的水系密度图中,高值异常都集中分布在华北地区的北部及各个盆地地区,且沿盆地边缘平行分布。而低值异常的分布则集中分布在燕山,太行山隆起区及西部的黄土高原上,即河北平原的边缘。  最后,将华北地区水系密度成果图,与区域地球物理资料相对应,分析华北水系密度的分布格局对华北隐伏基地构造、布格重力异常、地温场以及渤海湾盆地地震带的响应模式,并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论文的不足之处,以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1)渤海湾水系密度图对沉积厚度的响应表现在:渤海湾坳陷区的沉积厚度大,隆起区的沉积厚度则相对较小。另外在涿县以北,保定南侧,水系密度与沉积厚度存在较大的一致性;在渤海湾盆地的边界转折处多出现水系密度高值。沉积厚度空间的变化与水系密度存在较大的一致性,反映华北地区具有明显的继承性构造运动。  (2)水系密度对华北地区布格重力异常的响应:沉积层厚度的平面分布同重力异常的形态对应良好,渤海湾盆地重力高异常区对应于水系密度高值区,重力低异常区对应于水系密度的低值区。在水系密度图与总体轮廓一致性较好的情况下,北京的东南部,天津西北侧,宁晋一任县一带,大城,沧州附近等地布格重力与水系密度对比出现符号相反的异常。  (3)渤海湾盆地地温梯度较高,变化范围较大。地温梯度的高低与它们所处的构造位置有关,与区域构造的关系十分密切。在渤海湾盆地的西部,地温等值线梯度大,正好对应水系密度图的NNE向高梯度带。沿太行山隆起多分布在冀中坳陷、临清坳陷边缘,及与区内隆起区的交界处,地温分布与水系密度异常分布,与水系密度对基地构造的响应也基本相符。  (4)第四纪以来,华北地区的构造活动十分活跃,渤海湾盆地则是华北地震活动中最为强烈的地区。历史上曾多次引发灾难性大地震。对照华北地区水系密度图可以看出:华北地区地震的频发处正好处于水系密度梯度带的转弯部位及两个延伸方向的交接部位,这一结论对地震的预测,对华北山麓的沉积平原地震灾害的预测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其他文献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近几十年来内陆湖泊水量失衡,生态环境处于恶化趋势。系统地揭示影响内陆湖泊水量平衡要素之间的复杂错综关系及其作用机理是目前亟待解决
多极化、多波段是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趋势。相同地物在不同极化方式的雷达图像上所反映出的信息也不同,这和天线发射和接受的电磁波能量、地物本身性质、地物结构、介电常数等
随着全球消费社会的到来,各种新型的消费空间不断涌现,消费空间成为城市后现代社会的符号景观。与此同时,人文地理学“文化研究”思潮的扩散使得空间特别是城市消费空间广受地理
学位
were 10, 8, 5, and 3 times the values calculated in Shanghai industrial, commercial, residential and traffic areas respectively. NO-N pollutions are weaker ever
本文以广州市番禺区、花都区、增城市为例,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城市意象分析方法、生态学分析方法、系统学方法、数学模型构建等多元化手段,研究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可持续
第二居所问题是一个涉及旅游与城市发展的综合性问题。本文的研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第二居所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2)第二居所与度假地的关系;3)第二居所对于东道地的影响。本
艺术作品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也称之“红花与绿叶”的关系。一出好戏的一号人物只有一个,或许与一号人物形成矛盾和对立面的人物虽然戏份很重,但他仍是次之。这在我国繁多
导入是初中英语课堂的重要环节之一。恰到好处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又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其智能健康发展。在本文中,笔者对仁爱版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的作用、方法等进行初步探讨。  一、 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的主要作用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对事物喜欢或关注的情绪。在人们认知事物的过程中,它能产生积极的反应和影响。在英语学
城市群(UrbanAgglomeration)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若干大中城市作为发展核心,借助现代化的交通、通讯网络,实现各城市之间互动协调发展,形成的具有密切经济、社会、文化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