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补气增焓技术的太阳能—空气源复合热泵系统性能研究

来源 :中原工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ne11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比例低,是导致雾霾、酸雨等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快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迫在眉睫。空气源热泵以其节能环保的优点迅速成为解决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常规空气源热泵制热性能会随着室外环境温度的降低而下降,在寒冷地区不能满足用户的供暖需求,影响用户的热舒适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将补气增焓空气源热泵与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耦合,搭建了基于补气增焓技术的太阳能空气源复合热泵试验台。室外空气经过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加热之后直接被送至复合热泵机组室外机处,提高机组的蒸发温度,从而提高机组的制热性能。为简化实验操作,模拟了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运行特性,根据模拟结果制作加热装置,通过加热装置向室外蒸发器输送热风以达到与使用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相同的效果;为确定复合热泵机组连接装置的最佳送风方式,模拟了上送风、下送风、后送风和风罩送风四种送风方式,通过比较分析最终确定风罩送风为最佳的送风方式并制作风罩装置。搭建了复合热泵系统试验台,设置实验方案,通过改变室外环境温度、热风温度以及风量等参数,对复合热泵系统进行性能探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可得以下结论:(1)复合热泵系统制热性能受太阳辐射强度影响大,在以哈尔滨冬季典型气象日气象条件为实验工况的实验中,复合热泵机组制热量与COP最大值均出现在当天太阳辐射强度最大时刻12:00时,此时复合热泵系统制热量与COP相较于常规EVI空气源热泵系统提高了24.88%和12.53%。(2)当热风风量恒定时,随着加热装置输送的热风温度的提高,复合热泵系统的制热量与COP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热风温度对系统性能影响的实验中,风量为200m~3/h,热风温度为40℃时,复合热泵系统的制热量与COP最大,系统制热性能最好。(3)通过控制加热装置加热功率恒定,改变风机风量,探究热风风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风机风量的增加,复合热泵系统的制热量与COP均是先增加后减小,通过调节风机风量,可使复合热泵系统的运行效果更佳。(4)系统加装风罩装置后,制热量增幅为2.78%~5.52%,COP增幅为3.92%~9.12%;采用风罩送风形式,可以有效的降低排气温度与排气压力,提高复合热泵系统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且随着室外温度的降低,加装风罩装置后的复合热泵系统性能优势更加明显。
其他文献
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产量高,但粮食产后损失严重,占粮食总产量的8%-10%,减少收获后粮食损失已成为一项艰巨任务。实现粮食高效、安全、经济干燥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广泛应用的对流热力干燥,使用煤炭作为主要热源,环境污染严重,能耗高。利用溶液除湿对粮食进行低温干燥,具有节能、高效、环保的优势,还能避免高温对粮食品质的损伤。设计了一种基于溶液除湿的粮食干燥机组,以热泵驱动溶液除湿循环,实现粮
学位
“后摩尔时代”的到来使先进封装技术实现了高速发展,而先进封装互连结构持续微型化导致微焊点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IMC)占比不断增大,同时焊盘所含的晶粒数量却不断减少,甚至出现单晶焊盘。Cu焊盘的择优取向会显著影响Cu-Sn型(即Cu6Sn5和Cu3Sn)界面IMC的形貌和性能,IMC常为脆性相,微焊点的服役可靠性与IMC息息相关,因此深入了解并有效调控微焊
学位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以及国防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要求结构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的特性。近年来,Ti-Al3Ti微叠层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轻质高强结构材料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但由于Al3Ti具有较大的室温脆性且韧性不足,导致Ti-Al3Ti微叠层复合材料距离实际应用仍存在一定距离。本文旨在改善Ti-Al3Ti微叠层复合材料的强韧性,以纤维复合强韧化为基础,通过引入碳纤维编织布作为增强相,以固-液真空热压烧结法
学位
三丝间接电弧焊作为一种新型焊接技术,具有对母材热输入小、熔敷率高的优点。但是,由于在焊接过程中有三根焊丝同时熔化,会形成三条不同的熔滴过渡路径,主丝与两边丝之间会形成两个电弧,很难保证焊接过程的稳定性。本文通过调整焊丝干伸长、脉冲频率等参数研究了焊接参数对电弧稳定性、熔滴过渡以及堆焊焊缝成形的影响,提高了焊接过程的稳定性。通过将稳定的三丝间接电弧焊应用于镀锌钢板焊接,开发了2mm厚镀锌钢板的高速对
学位
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口密度的急剧增加给城市地面交通带来了巨大压力。地下隧道的建设成为了有效缓解措施。盾构法因其独特优势成为了城市地下隧道建设的首选方案,近年来为满足使用需求,新建隧道穿越既有隧道工程日益增多的同时新建隧道又朝着超大直径的方向发展。由于地下结构变形是地层与结构相互作用影响的结果,因此在研究盾构下穿施工过程对土层及既有隧道产生的影响前,本文结合工程背景中三种典型
学位
热泵技术作为备受关注且广泛应用的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技术可助力节能减排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电子膨胀阀作为热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控制元件,但系统循环中有润滑油的存在、温度传递延迟性和过热度振荡等问题,致使常规的控制方法精度会下降且存在调节滞后的问题。在热泵系统启动过程中并非以过热度或排气温度作为反馈信息对阀开度进行调节,而是以固定的阀开度变化规律进行调节为主,该类调节方式不能满足系统快速启
学位
钛合金/不锈钢复合构件可以充分发挥两种材料在性能和成本上的优势互补,实现高端装备制造轻量化以及结构功能一体化,在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钛合金与不锈钢之间的冶金相容性差且热物性差异大,导致钛合金/不锈钢焊接接头易形成硬脆Ti-Fe金属间化合物并产生较大残余应力,严重恶化接头性能,成为限制钛合金/不锈钢异质金属复合构件工程化应用的瓶颈。采用添加过渡中间层的扩散连接是实现二者焊
学位
“双碳”背景下,LNG冷能的提取利用问题一直是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作为能源大国,LNG的进口量始终保持着一个较大体量和较高的增长速度,对于冷能的利用有着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我国对于LNG冷能利用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技术资料储备较弱,冷能利用率较低。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LNG的冷能在冷库、空调、海水淡化、空分、发电等领域的系统研究,对于LNG流动换热的针对性研究少有涉及,且低温流体在螺旋盘管中
学位
换热器是汽车空调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件,其换热效率对汽车空调的性能起到重要作用。微通道平行流换热器以其使用方便、换热效率高、质量轻、体积小等优势在汽车空调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平行流换热器的百叶窗翅片进行了计算,分析换热器空气侧的流动与传热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以传统矩形百叶窗翅片为研究对象,建立百叶窗翅片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在模型网格划分过程中进行独立性分析,并将
学位
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成为了重要话题,针对这些难题,世界各国开始大力发展新型能源。汽车对石油的消耗以及尾气的污染,让人们开始着力的发展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的发展也迅速进入了快车道。随之带来的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的制冷效果较差、高温的条件下排气温度过高、以及制冷剂的清洁环保等问题,开始成为需要着力研究的方向。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套以R1234yf为制冷剂,并且采用低压和中压两种补气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