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油改性聚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sterl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利用硅油对聚丙烯酸酯和聚酯—聚氨酯两种聚合物体系进行了改性,以期获得低表面能的聚合物涂层.硅油相对于其他可用于制备低表面能聚合物的原料来说是廉价易得的,而且该文选用的聚合方法也是相对简单易行的.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与含C=C的硅烷偶联剂共聚,然后再接枝上羟基封端硅油(HSO)的方法成功制备了硅油接枝聚丙烯酸酯.HSO的转化率和接枝程度由重量法测定.硅油接枝聚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结构和表面性质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固态CP/MAS<'13>C-NMR、光学接触角系统(OCA)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使用醋酸作为催化剂和选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APMS)作为硅烷偶联剂可以得到相对高的HSO接枝程度.HSO的引入可以明显地降低聚合物涂膜的表面自由能,提高聚丙烯酸酯涂层的疏水性.采用传统方法以低分子量的羟基封端硅油代替一部分二醇制备了一系列新颖的硅油改性聚酯.然后,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硬段,1,4-丁二醇为扩链剂,得到了硅油改性热塑性聚氨酯(TPU).硅油改性聚酯的结构和相对有机硅含量通过<'1>H-NMR进行了表征.相应聚氨酯的表面性质和表面/断面形貌采用光学接触角系统、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含EDX附件)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硅油的引入及其用量的提高对增加纯聚酯部分的分子量有利,硅油在聚酯的合成中起到了部分催化剂的功能.选用1,6-己二醇的硅油改性聚酯—聚氨酯各部分相容性最好,因而具有最低的表面能.
其他文献
期刊
农灌区在满足现代人类粮食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人们只片面强调农田灌溉的经济利益,而很少考虑灌溉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不恰当的长期灌溉、施肥带来的农灌区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期刊
【摘要】 目的:着重针对标准化病人(SP)在OSCE考核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有针对性的选取我们学校2016年和2017届中的一部分毕业生进行相对应的SP考核,然后进一步针对参与考核的学生和教官展开相对应的问卷调查。结果:这两届学生所呈现出的SP考核评分和考官的评分进行相对应的对比,两者存在着十分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和结果进一步显示,绝大多数的考官和学生
期刊
本文针对北京市自来水出现的季节性异嗅,研究了自来水水源-密云水库微生物活动与自来水异嗅的关系,明确了水质嗅味的产生与起因、水体微生物相的变化与水质以及嗅味间的联系,为
人类的活动范围主要围绕土地进行.将土地的使用质量得以升高,进而确保人类生活治疗的有效提高.虽然与过去相比,我局土地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本文从目前高层建筑抗震问题分析入手,总结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问题,提出设计原则,总结设计方法.
微生物采油作为一种辅助采油技术,一直受到研究人员和石油公司的关注。但以前的研究多集中传统细菌培养方面,而对占油藏90%以上的寡营养细菌知之甚少。随着新的培养方法以及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