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3钢淬火、回火过程中相变的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dn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采用透射电子显微分析和光学显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H13钢在不同淬火、回火条件下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针对回火过程,采用改变回火温度和回火时间这两个因素的方法,来跟踪H13钢从低温到高温、从短时间到长时间的回火过程作了全局性地深入研究,确立了H13钢回火过程中脱溶产物的温度贯序和时间贯序.在H13钢的回火过程中呈现明显的二次硬化现象.目前,关于二次硬化的形成机制说法不一.该文通过大量的透射电子显微分析,提出了[M-C]团一代、间隙溶质原子复合偏聚区模型,并认为这一特殊的物理状态是引起二次硬化的主要原因. 为了科学的预测工件淬火态组织,该文对该公司生产的剪切机剪刃在淬冷过程中的三维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此处根据淬火回火转变的物理本质建立了H13钢的回火P曲线与λ曲线及相应的回火方程,从而能够定量地描绘的回火硬度随回火温度和回火时间的变化规律,为制定高效率的热处理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是一种清洁环保,能够适用于汽车,便携式电源,备用电源的电化学发电装置。内阻是导致燃料电池电压损失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而制约着其功率输出。特别是采用金属双极板的电堆,比功率得到极大的提升,但是金属板与碳纸的接触电阻因材质不同而成为了新的问题。因此对金属板PEMFC内阻进行相关研究,对于如何有效降低欧姆损耗,提高燃料电池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金属板电堆整体性能和内阻
该学位论文的任务是利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Fe基多组元非晶合金涂层(涂层中含有C、Si、B、W、Cr、Mo、Ni等元素).通过显微硬度测量、拉伸实验、XRD分析、SEM观察、磨损实验、
以麻城福白菊为原料,利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微波辅助提取总黄酮工艺,并评价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福白菊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40(g:mL),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