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补偿承诺下的审计风险与审计应对 ——以珈伟新能收购华源新能源为例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i19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业绩补偿承诺是指由企业并购交易中的出售方做出的,当标的资产在交易完成后的一定期限内完成的实际盈利数未达到交易磋商阶段买卖双方共同确认的盈利预测数时,将向收购方实施补偿的承诺。自从2008年业绩补偿承诺被首次明确提出,便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所采用,但随之而来的是承诺失败案例数量的逐年递增,引起了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和学界的广泛研究。除了业绩承诺失败案例数量增加之外,也有许多承诺完成后发生业绩“变脸”的现象开始出现。业绩补偿承诺设置业绩承诺期,原因之一就是为了防止业绩承诺方把劣质资产当成优质资产卖给上市公司,而标的资产在业绩承诺期间能够实现承诺业绩,但过了“保质期”就立即出现问题,很可能是一种更加隐蔽的欺诈行为,严重损害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打击投资者的信心。以此“变脸”现象为背景,本文选取珈伟新能为研究对象,其收购的标的公司华源新能源在业绩承诺期实现了承诺业绩,但期后业绩立即“变脸”,由盈转亏,从而致使收购方珈伟新能计提了大量商誉减值准备,导致当年业绩急转直下,亏损近20亿元。此案例中收购方与被收购方关系复杂,有较高的盈余管理动机,存在盈余管理迹象,收入、应收账款、存货等会计科目的确认计量均存在一些问题,存在较高的审计风险,值得注册会计师加以密切关注。本文分析了珈伟新能在签订业绩承诺的背景下存在的审计风险以及注册会计师的风险应对行为,发现注册会计师未能及时指出并纠正企业存在的问题并将审计风险降至合理水平,从而使公司后续受到证监会的监管处罚。本文将业绩补偿承诺与审计风险相结合,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本文从业绩补偿承诺视角研究存在的审计风险。已有的审计风险相关研究主要利用大样本数据,关注审计风险的影响因素和审计师的应对行为,较少研究特殊事件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因此本文丰富了审计风险领域的研究。另一方面,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更加具体地分析现实中业绩补偿承诺存在的风险以及注册会计师的应对行为,发现个案中存在的问题,以点带面,反映业绩补偿承诺背景下普遍存在的现象,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应对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始终十分重视自己的历史,善于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始终坚持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按照党史学习教育安排,笔者认真阅读了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
期刊
学位
学位
当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不断深化,我国进入产业转型的攻坚阶段。高科技行业工业增长率高,在产业升级和对外贸易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成为推动出口贸易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作为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行业,高科技行业发展命脉在于技术创新。我国为促进高科技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支持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在国家的政策激励下,我国高科技行业的发展态势良好,出口发展水平整体稳步提升。尽管如此,在如今贸易
本文探究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员国在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变化,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全球价值链(GVC)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贸易的重要方式。自2000年以来,GVC包含的产业和活动呈指数型增长,参与GVC的产业从制造业逐渐发展到能源产业,再到曾被认为“不可交易”的服务业,例如电话中心、医疗和研发等。发展中国家不可避免的成为GVC中的一环,加入GVC也成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贸易、发展自身经济的重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