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的社会理想是我们研究马克思思想的重要切入点。并且,受西方传统人文精神和启蒙运动人文精神影响,马克思在其思想发展的每个环节,都伴随着浓厚人文意蕴的社会理想的形成。
马克思的社会理想和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是融会贯通的科学体系。一方面,社会理想是每个思想家的价值诉求,马克思也是对在社会理想的不断探寻和追求中,逐步建构了科学的思想体系。可以说,对社会理想的探索,是马克思不断实现理论转变和政治转变的直接动因。另一方面,马克思理论上的不断成熟,直到唯物史观的创立,为马克思不断将自己的社会理想科学化提供了理论基础,最终建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社会理论和实践指导。
所以,把握马克思社会理想的发展脉络,挖掘其中的人文精神,对我们全面理解马克思思想,清除“人学空场”,完善共产主义理论,为现实找到价值目标和前进方向,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主体共有三章,结构如下:
第一章考察了马克思早期民主制国家社会理想的产生、内涵及其中的人文特征。马克思早期关注民生、渴望自由,在西方传统民主思想和黑格尔国家理论影响下,建立了民主制国家的社会理想,希望在真正理性的国家中获得人的自由。
第二章论述了马克思在人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影响下人本共产主义的建立、主要特征以及人文内涵。走入社会的马克思很快遇到了理论和现实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迫使他不得不重新进行理论思索。马克思继承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中的合理部分,对黑格尔的国家观乃至整个唯心主义哲学进行了颠倒,实现了唯物主义理论转向。同时,马克思在人道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影响下,建立了人道共产主义社会理想,把人的解放、人性的复归作为理想的社会状态。
第三章全面展现了马克思的科学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从人文维度对共产主义的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马克思发现费尔巴哈的理论在历史领域有巨大缺陷,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其实是把“神”的宗教变为“爱”的宗教,并用“人”的宗教作为掩饰。唯物史观的建立为马克思的社会理想找到了理论基石,科学共产主义社会理想是基于唯物史观论证的具有必然性的理想社会,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