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锰铜锌蒙脱石对肉鸡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微量元素沉积的影响

来源 :江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1314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探讨了不同水平载锰铜锌蒙脱石(MZCM)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与微量元素沉积的影响。以期为增加肉仔鸡生产中微量元素新的添加形式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一载锰铜锌蒙脱石制备工艺的优化试验从硫酸锌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p H四个条件入手,单因素确定三个水平后设计正交试验,得出各因素对蒙脱石载锌量影响次序为:硫酸锌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p H,且制备载锌蒙脱石的最佳工艺为硫酸锌浓度0.3 mol/L、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80℃、p H=5.0。试验二日粮添加载锰铜锌蒙脱石对肉鸡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微量元素沉积的影响本试验选取1日龄AA肉鸡420羽,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处理7重复,每重复12只鸡。5个处理分别为:空白组(基础日粮,CT组)、对照组(基础日粮+2NRC的硫酸盐,SO组)、低剂量MZCM组(基础日粮+0.5NRC的载锰铜锌蒙脱石,0.5NRC组)、中剂量MZCM组(基础日粮+1NRC的载锰铜锌蒙脱石,1NRC组)、高剂量MZCM组(基础日粮+2NRC的载锰铜锌蒙脱石,2NRC组)。试验共分为两个阶段,前期(1-21d)与后期(22-35d),在22日龄和36日龄时从每个重复取一只鸡屠宰取样测定相关指标,试验结果如下:1、试验前期(1-21d)各组生产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后期(22-35d),与空白组相比,中剂量的MZCM可以显著改善肉鸡料重比(F/G,P<0.05);2、与空白组相比,添加不同水平的MZCM都显著提高21日龄肉仔鸡血清中锌的含量(P<0.05),添加1NRC的MZCM显著提高21日龄和35日龄肉仔鸡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P<0.05),添加2NRC的MZCM显著降低21日龄肉鸡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P<0.05);3、在21日龄时,添加MZCM显著增加肉鸡胫骨长度和胫骨中锌沉积量,并增加肝脏锰和锌的沉积量(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添加1NRC的MZCM显著提高肉鸡35日龄的胫骨长度与胫骨中心宽度(P<0.05);4、本试验表明肉仔鸡日粮中添加MZCM能提高血液和骨中相关微量元素的沉积,提高相关的血液生化指标,且添加1倍NRC量的MZCM可达到2倍NRC硫酸盐的效果,对提高微量元素添加剂的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本实验旨在研究丁酸钠(NaB)对游离脂肪酸(FFA)致鸡原代肝细胞脂肪变性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实验选取12日龄鸡胚,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鸡胚肝细胞并用无血清培养基进行培养。通过添加总浓度为1mM的油酸钠/棕榈酸钠(2:1)来建立鸡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并使用0.25mM、0.5mM和1mM浓度的NaB治疗此模型,实验分为Control组(0mM油酸钠/棕榈酸钠)、FFA组(1mM油酸钠/棕榈酸钠)
学位
为了探讨钙稳态失衡和未折叠蛋白反应介导的自噬是否参与了钼镉联合诱导的鸭大脑组织毒性,实验选用七钼酸铵((NH4)6Mo7O24·4H2O)和硫酸镉(3Cd SO4·8H2O)分别作为钼源和镉源。选取160羽8日龄健康的绍兴鸭,随机分为4组(每组40只),饲喂含不同剂量Mo(100 mg/kg)或/和Cd(4 mg/kg)的基础日粮。在实验的第16周,采集每组鸭的大脑组织,根据检测需要处理和保存样品
学位
作为核糖体蛋白S14(RPS14)的重要调控因子,与另一锌指并列蛋白1(JAZF1)会通过维持核糖体亚基组分之间的平衡来调控核糖体的生物合成以及重要蛋白质的翻译。本研究旨在探讨JAZF1和RPS14蛋白在肉鸡腹水综合征(BAS)中的潜在作用。以制备的多克隆抗体为基础,分析了JAZF1和RPS14蛋白在家禽和哺乳动物重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和定位分布。本试验利用TA克隆、亚克隆技术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
学位
目的:观察中药眼膜联合“挤+挑”治疗眼周粟丘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眼周粟丘疹患者120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挤+挑”传统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每晚用中药眼膜(由人参、积雪草、苦参、桑叶、玫瑰花、菊花、白鲜皮、绞股蓝及三七等药物粉末等量混合,加入适量蜂蜜、维生素E、蛋清制成)外敷眼周粟丘疹。“挤+挑”治疗3 d后开始每晚
期刊
为了探讨Nrf2信号通路和内质网应激介导的自噬是否参与了钼镉联合诱导的鸭肝细胞毒性,选用160只健康8日龄鸭作为实验动物,建立钼镉联合亚慢性鸭中毒模型,七钼酸铵[(NH4)6Mo7O24·4H2O]和硫酸镉(3Cd SO4·8H2O)分别作为钼和镉的来源添加在每千克(kg)饲料中。实验分为4组:Control组(0 mg Mo+0 mg Cd)、Mo组(100 mg Mo)、Cd组(4 mg Cd
学位
肾脏是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IBV)感染的主要靶器官,但NIBV致肾脏炎症的作用机制并不清楚。本实验旨在研究TLR4/TLR7信号轴与NIBV致肾脏炎症的相关性,意在阐明宿主感染NIBV后TLR4/TLR7信号通路与肾脏炎症之间的作用机制。以海兰褐蛋鸡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攻毒组(200羽)与对照组(100羽)。在28日龄进行攻毒实验,接种NIBV SX9毒株(10-5/0.2m L);在实验1
学位
为探究硒对镉诱导的鸭肝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及其潜在作用机制,以13日龄鸭胚为实验材料,氯化镉(Cd Cl2)和亚硒酸钠(Na2Se O3)为镉源和硒源,通过体外细胞培养建立鸭肝细胞损伤模型,待细胞生长至适当密度进行实验处理。实验分为四组:对照组(Control组,DMEM培养基)、镉组(Cd组,DMEM培养基+4μM镉)、镉+硒组(Cd+Se组,DMEM培养基+4μM镉+0.4μM硒)和硒组(Se组
学位
本文旨在探究以TRPML1为靶点防治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致猪肠道损伤的有效性。实验以猪肠上皮细胞(IPEC-J2)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AFB1染毒模型,利用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免疫荧光、透射电镜等技术检测细胞ROS、Ca2+浓度、凋亡、自噬及自噬流的情况,并采用活性氧(ROS)清除剂(N-Acetylcysteine,NAC)、自噬抑制剂(3-Me
学位
为了探讨钼镉联合通过PTEN/PI3K/AKT通路对鸭肝细胞凋亡和焦亡的影响,选用160羽8日龄健康绍兴鸭作为实验动物(公母各半),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组,0 mg/kg钼和0 mg/kg镉),钼组(Mo组,100 mg/kg钼)、镉组(Cd组,4 mg/kg镉)和钼镉联合组(Mo+Cd组,100 mg/kg钼和4 mg/kg镉),镉和钼的来源分别为硫酸镉(3Cd SO4·8H2O
学位
本研究旨在探讨钼镉联合处理对绵羊肾脏线粒体质量控制的影响。试验选取48只60日龄绵羊,公母各半,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 group)、钼组(Mo group,45 mg Mo·kg-1·BW)、镉组(Cd group,1 mg Cd·kg-1·BW)和钼+镉组(Mo+Cd group,45 mg Mo·kg-1·BW+1 mg Cd·kg-1·BW)。试验选取钼酸铵((NH4)6Mo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