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针刺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大鼠输卵管组织中TNF-a、TGF-β1表达水平的影响以及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大鼠血清中IL-1β、IL-2、IL-6含量的影响。探讨针刺防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分子机制,论证针刺辩证干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重要意义。方法雌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药物组,每组15只,以苯酚胶浆剂在子宫分叉处朝卵巢方向注射的方法复制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大鼠模型,造模21d后,正常组、模型组每天给予等量蒸馏水灌服,药物组按人体与大鼠体表面积换算比折算剂量灌胃,针刺组每天针刺30min,连续治疗4周后,解剖大鼠,取出腹主动脉血和输卵管组织,组织和离心后的血清冻存备用。采用ELISA法检测实验后血清中IL-1β、IL-2、IL-6含量,以反映各组大鼠的血清中炎症因子的表达趋势和全身炎症反应的轻重程度;采用SqRT-PCR法检测实验后输卵管组织中TNF-amRNA的表达丰度,反映针刺调节TNF-a的作用及影响组织局部炎症的趋势;采用Werstenblot法检测实验后输卵管组织中TGF-β1的相对表达量,反应输卵管组织增生、纤维化及阻塞的趋势。结果模型组发生明显输卵管组织炎症反应和输卵管阻塞现象,针刺组和药物组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好转。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2、IL-6:模型组的表达水平比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药物组的表达水平比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针刺组的表达水平比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药物组和针刺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SqRT-PCR法检测输卵管组织TNF-amRNA的表达丰度:模型组的表达水平比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药物组的表达水平比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针刺组的表达水平比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药物组和针刺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Werstenblot法检测输卵管组织TGF-β1的表达水平:模型组的表达水平比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药物组的表达水平比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针刺组的表达水平比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药物组和针刺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可以有效抑制输卵管局部慢性炎症的发生发展,有效逆转输卵管部位的阻塞,对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确有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