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券市场蓬勃发展,证券从业人员作为该市场的主力军,队伍也不断壮大。虽然《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文禁止证券从业人员买卖股票,证监会等相关机构不断加强监管措施,加大打击力度,从业人员利用专业优势信息优势违规买卖股票的行为仍屡禁不止。相比我国全面禁止证券从业人员炒股,境外及台湾、香港等地区都没有禁止证券从业人员炒股,而是从防范内幕交易角度做出相关的规制。本文在简单介绍证券从业人员违规股票交易法律关系、违规交易本质以及违规深层次原因之后,典型分析我国以“堵”为主,美国以“疏”为主的规制模式,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困境以及我国转变监管理念,改“堵”为“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法律规制建议,以期对我国证券从业人员队伍的壮大以及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有所贡献。除去引言和结语,文章主要分三个部分论述:第一部分是对从业人员股票交易行为的分析,首先论述了证券从业人员股票交易的法律关系;其次介绍了从业人员违规买卖股票的本质是内幕交易、老鼠仓行为以及违规代客理财等行为;最后分析了这些违规行为存在的内外部原因,方面是从业人员有投资优势,违规收益大且成本低,另一方面是法制监管及配套措施不完善让从业人员有机可趁。第二部分是我国和美国对从业人员股票交易规制模式的典型分析,我国全面禁止以“堵”为主,去年才开始对基金从业人员有所放开;美国以“疏”为主,将证券从业人员股票交易纳入内幕交易以及利益冲突交易规制,并对特殊职位人员进行重点监管;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现状以及成熟市场先进经验分析我国目前规制证券从业人员买卖股票存在的困境。第三部分是对我国从业人员股票交易规制的建议,首先分析改“堵”为“疏”,转变立法理念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再提出我国放开从业人员股票交易后的规制建议,包括建立从业人员买卖股票申报和信息公开制度、专门的从业人员交易限止制度,加强证券机构内部自律管理以及外部监控制度,健全多方位违规责任追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