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气浮中气泡分布与絮凝剂配伍性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tertear0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浮技术是一种正在深入研究和不断推广的水处理技术。本文以多相流泵溶气气浮实验装置为基础,设计搭建了显微摄像测量系统和激光衍射测量系统,并从气泡粒径分布和絮凝剂-污水水质配伍性两个方面入手,对影响气浮分离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气浮过程中气泡的粒径分布是气浮分离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实验采用显微摄像系统和激光衍射测量系统对气泡粒径进行了测量,然后通过激光衍射测量系统,对气浮过程中影响气泡粒径分布的因素如压力、气液比、矿化度、表面张力等参数进行了研究,并将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两种测量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气泡粒径随压力升高而逐渐减小,当压力高于0.5MPa时,继续提高压力已无明显作用;气液比升高导致气泡粒径减小,直至溶气水达到饱和;流量增大会降低溶气水的溶气时间,增强管道内流体的紊流强度,进而对气泡粒径产生影响;矿化度的升高使气泡从更多的气泡核位析出,从而降低了气泡粒径;表面张力的降低可以有效地抑制气泡间的相互聚并,从而使气泡粒径减小。絮凝剂-污水水质配伍性是实现对含油污水有效破乳、促进气泡与油滴/絮体有效粘附的关键因素。实验在对油田污水水质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模拟配制了各种水质含油污水,并考察了pH、温度、表面活性剂浓度、矿化度、油滴粒径等污水特征参数对絮凝剂除油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污水水质的特征参数会从絮体的生长、油水乳状液的破乳和油滴的聚结等方面对气浮效果产生影响;复配实验筛选得到最佳复配比:当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为6mg/L、PAC或PAFC为30mg/L,以及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为6mg/L、PAC为30mg/L时,可以实现对含油污水经济、高效的处理。显微观察实验表明,气泡与油滴的直接粘附较为困难,主要是通过气泡形成的尾流对油滴的携带作用来促进分离。混凝处理后,气泡与油滴/絮体可以形成单气泡/油滴/絮体共聚体和多气泡/油滴/絮体共聚体,有效地促进了油水分离。
其他文献
在运用体育产业等相关理论,采用文献资料、理论分析等方法对高校体育产业的内容、发展高校体育产业的必要性、有利条件、目前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体育产
淤地坝建设在陕北有着悠久的历史,截至1989年底止,共建成淤地坝31797座,其中有骨干工程58座,大型836座,中型5600座,小型25303座,总库容394928万m3,已拦泥298109万m3,共可淤地49386hm2,已淤地43289hm2,坝地利用率69.8%。大中型和骨干工程控制流域面积17562.57km2,占
通过对近几年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常见事故的分析,明确高速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主要事故类型,得到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的主要危险源。从而针对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的危险源控制提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逐渐广泛应用于代谢组学的研究中。迄今为止,该技术已经在不同生理状态的生物体液的代谢指纹谱分析中得到了应用。本文评述了传统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毛细管
本研究使用了物理法、化学法和微生物发酵法,对棉花秸秆、棉籽壳、棉籽饼等棉副产品进行脱毒处理,测定脱毒率;并对脱毒处理后的以上三种棉副产品的营养成分及动态降解率等内容
思维导图也被称之为心智图,主要是通过关键词进行构造以及分类知识,采取图形的方式辅助知识记忆以及问题解决的一种思维方式,思维导图在教育领域已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针对目